天行资讯:摘要:美国加息中国“降息”,政策瞬息万变,如何更好抓住市场先机,进行财富管理,让我们的资产
12月20日凌晨3点,美联储公布12月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由2.00%-2.25%上调25个基点至2.25%-2.50%,将2019年加息次数由3次下调为2次;下调了2018和2019年GDP增速预期,上调了2020和2021年失业率预期,下调了2018和2019年的PCE通胀预期。
对比之下,我国央行12月19日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可认为是定向降息。
天行资本解读: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美联储12月如期加息,预计明年最多加2次甚至加1次
早在9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2.25%-2.50%,创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符合市场预期。
当前美联储已经抵达了中性利率区间的低端。美联储12月如期加息,下调了经济和通胀预期,对明年的加息次数由9月预期的3次降至2次,维持2020年加息1次的预期不变,对失业率的表述由“下降”修改为“仍然很低”,并新增了“将继续监测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并评估其对经济前景的影响”的表述。决议公布后,美元指数小幅反弹,由96.6回升至97,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下行8bp。
总体来看,预计2019年还将加息2次,2020年加息1次。
资料来源:美联储
二、美联储2年来首次下调经济预期,未来1-2年美国经济预计将缓慢下行
美联储下调了2018和2019年GDP增速预期,但同时上调了长期GDP增速预期;上调了2020和2021年的失业率预期,但同时下调了长期失业率预期;下调了2018和2019的PCE通胀预期,并下调了近4年的核心PCE通胀预期。
鉴于特朗普在中期选举中失利导致后续经济政策的推行存在困难,美联储此次下调近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属于合理范围之内,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鸽派。同时,美联储上调长期经济增长预期,表明其对美国经济的健康程度有充分的信心。
总体来看,当前减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预计将在明年边际弱化,投资增速将逐步放缓,但受消费高景气的支撑,明年美国经济不至于断崖式下滑。
三、美国引领全球紧缩,欧央行鸽式结束QE
全球流动性紧缩仍在继续,天行资本认为2015年是本轮紧缩的拐点,并倾向于认为本轮紧缩周期更可能是一个长时间的“L型”筑底过程,有望持续至2021年。对应BIS口径的国际非银行部门信贷增速和IMF口径下加权广义货币供应增速在2018-2021年大概率略低于2018年一季度,并在低位小幅波动。
资料来源:Wind
2014年以来,各国紧缩节奏有所分化。美国经济逐步企稳,通胀和就业转好支撑美国在2014年10月、2015年12月、2017年10月相继退出QE、启动加息和缩表;加英韩澳等经济体在经济回升和美联储加息的双重考量下,跟随逐步加息;欧日经济基本面尚弱,目前维持宽松,不过欧央行已经表示于2018年底退出QE、2019年启动加息,日本也开始缩窄资产负债表。与之相比、阿根廷、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则是在迫于美国的压力之下,被动跟随加息,显然无助于本国经济。
与此相比,我国货币已然松动,政策相对独立,预计年底年初可能再降准,并不排除明年降息。
四、中国:货币继续“独立”宽松,利率趋下行但有底,人民币破7难度大
2018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argeted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据悉,TMLF资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目前为3.15%。同时,决定再增加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
直观看,TMLF属于“定向降息”,是央行数量型调控转向价格型调控的体现,旨在疏通货币传导机制、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本质看,TMLF其实是央行在替商业银行分担风险。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本来就是世界性难题,再叠加当前内忧外患仍存和经济下行压力确实加大,从商业角度来说,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小微企业本无可厚非。因此,TMLF实际上是央行在帮商业银行缓解负债压力,也是央行在提前分担商业银行贷款给小微企业的潜在风险。
往后看,货币政策将继续“独立宽松”。降息降准节奏上,我们预计,央行后续很大可能会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对应的本次定向降息之后大概率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相比之下,全面降息(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与此同时,定向降准仍是央行可选项,预计最快明年一月份。
风险提示:1.中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2.欧洲政局加剧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