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刑拘6人教育不了同行,丰县城管实在太“疯”
9月26日《澎湃新闻》报道,江苏丰县一名店主在经营过程中,与执法城管发生争执,随后遭到6名城管队员的殴打。结果被打得满头是血,额头留下一道四厘米长的伤口,经诊断,该店主出现脑震荡,肋骨、腰椎等多处骨折。丰县城管局等部门证实,上述店主在醉酒状态下,与城管发生争执,并引发肢体冲突,造成轻伤。6名城管队员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后办理了取保候审,目前该案正在走司法程序。
这其中一名正式城管队员,原本是在“干革命工作”,同时也享受“金饭碗”待遇。可因为一时冲动,结果将自己弄成涉嫌故意伤害罪并被刑事拘留,即使所在单位不遗余力为你出面“和谐”司法,未来检察机关“不起诉”,你在这几个月期间所受到的惊吓,也是你一辈子值得牢记的教训。如果被判有罪,即使被判缓刑,你工作多年连个社保都没有了,即使不进监狱,活得也比你殴打的店主更为艰辛。而另5名已被辞退的协管员,原本更是处于社会底层,一个月也就两三千块钱工资,值得你冲锋陷阵,殴打管理对象吗?
笔者虽同情小贩的生存环境,还曾建议本地行政执法局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尽可能给小贩一些空间,并提出具体做法,且得到落实。但对小商小贩恶意占道经营行为也是深恶痛绝,并多次呼吁广大市民对那些恶意占道经营者,对那些污染地面不及时清理的经营者,对那些营业额很高却不愿入店经营者,对那些使用高音喇叭揽客的自私商贩,自觉抵制,不让他们赚钱,好让他们学会守规矩。
五年前,笔者曾做客人民网“微访谈”【大智汇•蓬安自由谈第1期】,就《城管如何重塑形象?》接受网友的提问。笔者希望将城管对规范城市管理具有的积极作用告知大家,也希望小贩给予城管工作更多的理解,市民给予城管执法更多的支持。同时,也希望城管重塑形象,让社会重新认识城管。
可五年多过去后,中国城管总体形象并没有多大的改观,城管野蛮执法、胡乱收费的负面报道仍不断出现,尤其是一些暴力执法行为,令人不可思议。我曾对向我咨询的某新入职大学生说,如果执行的是恶法,就应该后退一步;如果当城管,千万别冲在强拆第一线,也不要逞英雄,争先砸烂小贩的摊位,永远都不要争这个功。其实无论是做什么工作,做人才是第一位的,因此必须始终将“人性”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非常遗憾的是,江苏省丰县城管队员无人参与我的“微访谈”交流,也没有人看我平时循循善诱规劝城管及其它领域文明执法的文章,因而才会以执法的名义对管理对象大打出手。当然,对一些在普通百姓面前野性超强的执法人员,你即使专门给他上几节“人性”方面的课程,也未必就能说服他,更不要说让他们在执法中还要将“人性”放在首位了。
丰县城管野蛮执法应该是有传承,而且不易改变。9月11日,丰县欢口镇一服装店,几名男子进店要收卫生费。女店员乔侠云见状称要联系老板。一名戴墨镜男子与其发生争执,并将她摁倒在地。乔侠云称肚子被踹了一脚,诊断出宫颈出血。
这是发生在6名城管队员被行拘(后取保候审)后,真是野性不改。
笔者曾就此评论:“不能开除了事。我公开向(@平安丰县)报案,当事人是否该治安拘留?”可十分遗憾的是,这名施暴的城管并没有被拘留,仅仅被开除,估计也是协管员。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诉那些热衷于暴力的执法者,也苦口婆心地告诫城管,无论是正式城管还是协管员,你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该爱惜羽毛,珍惜这个“饭碗”。我在《[父亲节感想]“不作恶”是每个父亲的底线》一文中曾写道,如果你是一名城管队员,请公正执法。那些开着面包车的可以占道经营,并污染路面,而拎着篮子在旮旯里卖鸡蛋的为何被驱逐?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请别用脚踢鸡蛋篮,这至少是你们的底线。
我就感到奇怪了,两个多月前刚刚刑拘了6名城管,竟然对本县同行没有丝毫的教育警示作用,丰县城管是不是太“疯”了?(我的主公众号为“zhoupengan1”)
新闻链接: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