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南金:滴滴拒绝接受监管,其实在拒绝用户,滴滴在绑架你的安全!


 滴滴拒绝接受监管,其实在拒绝用户,滴滴在绑架你的安全!

    滴滴做的是一个平台,而服务的是客户。当一切为了垄断做准备的时候,那么一切都会变质了。

    御盛中宸作为一个互联网新公司在做平台有几点自己的看法,在下面具体说一下滴滴做平台的问题在哪?

 timg (7).jpg

一、注册成本太低

出租车司机

出租车司机都必须要有自己的营运资格证跟服务牌,服务牌的办理必须是车辆所在的公司派人跟司机一起去当地运管部门办理。没这两样东西你根本就包不了车,上路就会被查,严重的直接停运。出租车司机是经过运营审查的,犯罪成本上升。

 

滴滴司机

滴滴私家车加盟只要这5步:

1、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
2、输入验证码后填写城市车牌号和汽车品牌、身份证等
3、最后出现“你已注册成功”界面,即完成所有操作。
4、资料提交成功后,等待滴滴审核
5、审核
通过后,下载滴滴快车司机端,输入账号密码开始接单吧。

如此快捷方便的注册审核模式,让犯罪的预防变得更难。

 

御盛中宸:平台入驻难易程度,第一是一个筛选作用,筛选出需要的目标群体,出租车司机是一个全职工作群体,他们是为生活而工作;滴滴司机是复杂的群体,一部分是为了赚钱,还有一部分却是当做一个游戏。第二它决定一个用户群体的用户粘性,因为注册难度大,出租车司机进入之后会维护这个群体甚至是出租车公司,而滴滴司机群体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与滴滴是两方面,所以出现问题也是滴滴平台推脱的方式。

 

二、司机投诉管理

出租车司机被投诉

出租车是一个服务行业,面向广大的群众,提供有偿服务,自然免不了被投诉的可能。乘客一般是打交通局的投诉电话,交通局负责部门首先反映到所在的公司,所在的公司会给你电话让你去公司面谈,在公司内部,你大致填一张表格,然后公司内部的人会带着你一同到交通局去处理,一般会找到投诉的乘客当面对质,然后由交警局协商或是处罚。

 

滴滴司机

滴滴司机被乘客投诉后,滴滴公司会依法对司机进行处罚。至于怎么处罚,要看司机违反了哪条规定。这个对于收入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对于实质处罚是很难的。然而在实际处罚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有时候投诉方很难得到想要信息或者维护自己的权利。相关事例网上屡见不鲜,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御盛中宸:错有所罚,是一个平台所应该具备的态度问题。滴滴司机和出租车所受惩罚力度不同,这决定了两者不同的行事态度。态度很重要,你如果不处罚犯了错误的人,这就是纵容犯罪,我不知道滴滴平台是刻意推托责任还是监管流程太过复杂,以至于交警询问都出现推托的问题,我相信这不是一个平台所该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timg (6).jpg

三、第三方监管

出租车公司和交警大队

出门在外,总有匆匆忙忙的时候,喊个出租车,行李掉在车上,不知道车牌号的情况下,打个电话给交警大队,他会帮你去GPS定位查询在这时间段走过某路段的出租车,然后查询此阶段的出租车分属公司之后,再找分属公司查询是哪一个司机载了你。当然查得到司机不一定拿的回东西。当然交警大队会在其中起监督作用,拥有监察权。

 

滴滴

滴滴是双线服务,少了交警大队这一环节去监管。你觉得是方便了、隐私了、安全了。其实你把你的安全放在了滴滴上面,你把你的隐私、安全、甚至是这时间段的一切托付给了滴滴平台。它呢?却让我们伤心了一次又一次!我们的安全,我们的信任都被践踏掉了。我们又能怎样把我们的信任托付给滴滴平台呢?

 

御盛中宸:一个强而有力的第三方监管决定了这个平台的安全与持久两个方面问题,

三角形稳定定律是一直存在的,美国政府权力机构证明的这个的稳定性。滴滴和滴滴司机在利益面与乘客形成对立了,当滴滴司机出现问题时候,滴滴平台想的更多的是维护自己平台的利益而包庇司机,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而交警局的加入让三角线定律稳定下来,出租车司机、乘客、交警大队三方监管也是几十年留下来学习的经验。

 

四、信息的不对称

出租车司机

出租车司机的第一映像是乘客的招手而做出停留,他按照的第一想法是需求,这时候乘客会和司机交流各自想法达成一个目的,包括到达位置,价钱甚至是是否上车这个问题。信息的重要性这个时候就是双方第一印象,而合作并未达成。合作意愿的达成也是出于双方交流的结果。

 

滴滴司机

每次滴滴司机接单都是可以看见用户信息的,我记得我看过一个聊天群,里面交流的一个滴滴司机说,他只接女性的单,不是为了钱,而且一场艳遇!我想这时候不知道哪个女性乘客发单却不不幸被这个人接单了,上了车之后想下去也可能会舍不得退订单的那一份钱而忍受下来吧。

 

御盛中宸:信息的不对称性是一个不公平的选择。滴滴每次接单是有选择的,顾客的信息也是可以辨认的,而被接单的乘客处于被动地位。我认为一个合理的平台,需要平台的接管,雇佣方和被雇佣方是信息共享的,一个单方面接受信息的乘客处于这种地位,是平台太飘还是不负责任?

 

    据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王富民透露,滴滴不仅在广东,在全国也拒绝将数据接入政府部门监管,不肯提供详尽的驾驶人员和运营车辆数据,因此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执法,只能靠原始的围堵来执法。

timg (8).jpg

    一个连接受第三方监管都做不到的公司如何想要得到我们的信任?一个平台如果在接下来的时间,不让交警监管或者接受人民的监管,如果不接受改革,滴滴不会是我们所接下来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