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存在世界贸易规则,很大一部分是让大多数国家能够将自己的发展成果与其他国家分享,但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让全世界的资源能够不受国家限制,从而消除一个国家获得分享其他国家资源的目的。一个国家无论资源如何丰富,却是不能拥有全部资源,因此与其他国家分享资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项。那么如何才能让国与国共享全世界的资源呢?
有一个观点已经可以证明,国家加大对福利的投入是正确的方向,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欧洲国家的福利投入是世界范围内最好的,但是他们把投入超过财政收入部分计入债务,其实发行货币完全可以不计入债务,而将货币发行计入收入,这样就更完美了。可持续增加发行货币投入到社会福利中,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因为它不会引起供需矛盾。
发行货币怎么会产生通货膨胀呢,是由于发行货币过大的拉大了投资,这时候会出现过分投资的一个或多个产业的支出,使得该产业规模扩大,人财物供不应求,这样从事这个产业的人的工资会快速增长,从而使该产业的上下游产业规模扩大,人工工资提高,原材料供不应求,原材料也胀价,这时候人们会觉得社会发展繁荣。这时候该产业物价上涨会引起经济社会的其他产业也跟着该产业增加人工工资,人们都觉得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可是该产业的规模是不可持续的,比如建筑业和道桥业,由于规模过大是不可持续的,建筑业中的楼房卖不出去,是因为社会的购买力有限,因此建筑业处于紧缩状态,由于建筑业及上下游产业都处于紧缩状态,失业人口增多,工资下降,由于建筑业及上下游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很高,该产业的衰退引起了失业人口及上游的原材料等企业衰退,引发了大量工人失业,社会购买力大幅度的下降,有许多商店、公司收入大幅减少,从而全社会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企业都处于亏损或紧缩。总结一下以上的现象,ZF把很大一部分投资投向道桥业,放松对建筑业的监查,而且占国民经济比例较大,投资不可持续,因此先引发了通货膨胀,随后引起通货紧缩。那么货币投资向什么方向,才不会引发膨胀和紧缩的现象呢,就是投资方向在能增加大部分人或全体人民的福利方面,并且可持续地投资,,由于人们如果大部分人增加了适量的福利,投资分散度越大越好社会购买力就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不会引了通膨胀和通缩。
印钞理论不是象人们想象的那样,主要看其投资内容,不同内容的投资有不同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适度地发行货但币,而这些货币用于福利事业,不会拉动各种资源价格上涨,那么通货膨胀也就不会产生了。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发行货币相当于收税,而财政支出到福利事业中相当于降税增加社会平均购买力。 另外我想表达的是,由于西方所发行的货币投入使得资源需求失衡,使其价格产生了变化,影响到了多个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可是采用恰当的方式提高人民福利是不会引起资源失衡的,且发展可持续。
我们需要把投资向基础设施的资源(包括货币性资源),向服务业投资转移(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上升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现象是包含着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服务性产业的比重都会上升,而福利事业隶属于服务业,其发展空间会象以前生产性产业发展一样具有广阔的空间。生活性服务业分类标准: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试行) http://www.rencheng.gov.cn/art/2017/12/6/art_190_97380.html绢绢细流汇集成河,服务业的价值在无形的增长者,我们只要缓缓注入货币,保持一定的数量,而不是一蹴而就,这样我们的市场在扩大,服务业在增长,只要我们保持一种不冲击市场的可持续的增长,将发行的货币转化成不贬值而实现保值的前景会实现的.
综上所述,适量发行货币用于服务业,特别是非生产性的生活服务业,是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