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遍


 形意

过去上学的时候,课程讲授完成,老师总会问:听明白了吗?得到的回答通常是肯定的,往往实际未必。

听懂了只在于形,经常出现一种“念来即觉、觉来念去”的情形,就是听着明白了,稍一回想就又不明白了;进一步的听懂是可以做作业了,哪怕了做作业时还要查一下书,只要能够做正确,仍属明白的范围;真正的明白是指,不仅可以指导自己行动,还能指导别人行动、自己明白还能把别人讲明白。

如此,看似明白和实际明白经常会差出十万八千里。

三遍

有一个说法:重要的事情要讲三遍。一是在强调其重要性,二是要听者加深印象,争取从看似懂了进入到真正懂了。

曾经师弟看我用EXCEL做甘特图,只看我做了两遍,聪明的他就学会了。第二天就又忘记再问我如何做,我再操作一遍后,他真的全懂了,特别的他还做了一个PPT,把脑子里懂了的隐性知识放在了PPT上形成了显性知识,就永远都不会忘记了。

变革

做事情也是一样,需要三遍。

大量的企业在寻求转型,这其实也要做三遍的。转型不象是航空开关,一拨就转过去了。需要渐进式的变革才是,毕竟除了业务的转型非常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内部员工的思维转型,没有配套思维转型,业务转型就会很快“回楦”,就是直接打回原形。

企业转型不是革命,而是革新;企业的经营不能乱来,只能渐变,否则就会出现转型不成反误了卿家性命。

是的,企业的转型需要做三次,才能在影响了业务的同时可以影响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