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文化产业量化研究(缩写稿)
(本文2018年1月1日《邵阳市统计》、4日省局外网、15日国家局内网刊登;2017年市政府《邵阳经济》第11期刊登;邵阳市委课题一等奖;省统计局B类课题(1万元课题经费支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邵阳市委要求实现“二中心一枢纽”战略,打造湘中湘西南文化中心。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本文依据国务院出台的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就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结合湖南省2017年出版的数据,构建文化指数合适的指标体系,对我市文化实力和文化产业进行结构性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文化指数的构建
1.1 构建文化指数的意义
1.2指标体系构建
测度变量的选用标准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则。在指标选取中,本文不采用常见的PMI指数、CPI指数、PPI指数、股价指数,而是选择与经济有关、从《湖南统计年鉴》等公开出版资料全部可以获得、实用性较高的4大项25个细化指标进行分析。文化指数的指标体系包括总量指标、企业指标、事业指标、广电指标四个类别,设置25个细化指标,采用专家评分法设置各项细化指标的权重。
在指标确定以后,权数的确定、标准值的选择,就成为关键,必须经过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认真研究。首先是权数的确定,我们把构建文化指数的25个细化指标分为4大类。其中第一大类总量指标5个,设定权数为30;第二大类企业指标7个,权数为25; 第三大类事业指标7个,权数为25; 第四大类广电指标6个,权数为20。以此为基准,再分别确定每个细化指标权数。其次是标准值的确定,用全省上一年度的各市州最好的实现值作为标准值。
1.3测算结果分析
统计显示,2016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3025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07%、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911.26亿元占GDP比重6.12%、邵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70.85亿元占GDP比重4.66%,占比高于全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全省来看,2016年文化指数,长沙以98.12分排名第1,我市以68.00分排名第9。
邵阳市文化实力综合在全省排名
|
单位 |
2016年 |
|||
实际值 |
得分 |
全省排名 |
|||
合计 |
分 |
68.00 |
68.00 |
9 |
|
一、总量指标(30) |
分 |
64.95 |
64.95 |
7 |
|
二、企业指标(25) |
分 |
62.38 |
62.38 |
6 |
|
三、事业指标(25) |
分 |
71.11 |
71.11 |
7 |
|
四、广电指标(20) |
分 |
73.57 |
73.57 |
11 |
|
1、GDP |
亿元 |
1530 |
64.66 |
9 |
|
2、文化产业总产出 |
|
2208000 |
62.72 |
8 |
|
3、文化产业增加值 |
万元 |
708500 |
62.60 |
8 |
|
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
% |
4.66 |
70.32 |
5 |
|
5、旅游收入 |
亿元 |
162 |
60.00 |
14 |
|
6、企业个数 |
个 |
126 |
64.26 |
6 |
|
7、从业人员 |
人 |
17842 |
63.11 |
6 |
|
8、资产 |
万元 |
560548 |
61.11 |
8 |
|
9、营业收入 |
万元 |
1258103 |
62.47 |
6 |
|
10、应付薪酬 |
万元 |
65936 |
61.57 |
8 |
|
11、营业利润 |
万元 |
80035 |
61.95 |
7 |
|
12、利润总额 |
万元 |
80473 |
62.05 |
7 |
|
13、艺术表演团体 |
个 |
16 |
69.52 |
8 |
|
14、艺术表演从业人员 |
人 |
119 |
65.39 |
5 |
|
15、艺术表演观众 |
千人次 |
158.6 |
61.90 |
9 |
|
16、文化站 |
个 |
222 |
85.45 |
5 |
|
17、博物馆 |
个 |
1 |
60.00 |
14 |
|
18、公共图书馆 |
个 |
14 |
96.36 |
2 |
|
19、公共图书馆藏书 |
万册 |
181 |
68.17 |
3 |
|
20、广播节目套数 |
套 |
11 |
88.57 |
3 |
|
21、广播播出小时 |
小时 |
20273 |
65.24 |
8 |
|
22、广播人口覆盖率 |
% |
87 |
82.02 |
12 |
|
23、电视节目套数 |
套 |
11 |
77.14 |
4 |
|
24、电视播出小时 |
小时 |
47416 |
67.14 |
8 |
|
25、电视人口覆盖率 |
% |
97 |
62.27 |
13 |
二、提高邵阳市文化站位的思考
文化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近年来,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持续加大投入,大力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为打造宜居邵阳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体制改革滞后、融资渠道单一、开发利用欠缺、创新能力较弱,一直是影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
2.1、影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
2.2、几点建议
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宜居、易居,其重要手段就是要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而城市文化品位的整体提升的关键就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我们要用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汲取优秀文化的优秀成果,打磨邵阳文化,塑造务实创新、尚义厚德、创新图强的邵阳精神,提升邵阳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邵阳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撰稿: 邵阳市统计局 邓联日 舒振朝 范跃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