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到来,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就近在眼前了,而为了迎接春节,整个腊月都会显得十分忙碌,各种各样的民俗讲究自然是不能落下。打头的习俗就是腊八节.
泰益丰周易会馆李亮德先生说:忙年忙年,真正的忙碌就是从小年这天开始的,而对于接下来这几天,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进了腊八具体都有哪些习俗?
我们一起来看!
腊月初八-腊八粥
腊八粥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李亮德先生说:送灶王爷对一家的运气至关重要哦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日,即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此外,打扫卫生要注意戴口罩,扫尘后及时更衣。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磨豆腐)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汉族春节习俗之一,这一天要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腊月二十七-备肉
腊月二十七,过年前夕的俗称,汉族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泰益丰周易会馆李亮德强烈呼吁不要杀生,尤其是“杀自家养”,如果真要吃可以买三净肉。否则,将直接影响自家的好运气。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九,叫小除夕。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熬一宿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一夜连双岁,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习俗,将后续发布,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