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系统或操作系统对投资家的另一要求是必须具备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关系的能力。这一能力是投资家必须具备而绝大多数分析师或评论家都不具备的。对于投资家而言,每一次符合其交易规则的失败的(赚钱的)投资都是对的;每一次偏离其交易规则的成功的(赚钱的)投资都是错的。由于价格波动的随机性因素的存在,投资家知道他根据已订的交易系统而发生的每一次交易的结果如何是一种随机的现象。这好比统计学中的实验:从中摸黑球和白球的实验,每一次摸到黑球或白球的可能性是随机的,但是总体上摸到黑球或白球的概率是确定的。就好比我们国家乒乓选手一样,刚开始,他打每一个球的胜负是随机的(这就是运气),但打一年比赛的排名决不会是随机的,而是相当确定的(这就是实力)。投资家如果不能以这种概率统计的观点看待每一次交易的胜负得失,他就根本不可能成功。这是投资必须具备的素质。制订和实话交易系统的能力是投资家实力的体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投资家和分析师的分析理念是如此的截然不同。对分析师而言,对市场未来走势预测是其分析的着眼点和归宿;对投资家而言,对风险收益的综合评估是其分析的重心。
在投资家眼中,1、市场风险是不可能根本回避的。无风险的投资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利润是对所承受风险的回报。2、在风险最小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才是投资的基本原则。交易系统的实质,不但是这里所说风险收益的综合评价体系,也是风险收益的综合执行体系。
对投资家和分析师而言,他们所追求的投资哲理也是同样是截然不同的。分析师奉行的哲学是尽量的“对”,而投资家奉行的哲学是尽量“少错”,尽量“小错”。表面上看,两者之间的差别是细微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实质上是巨大的。一个投资人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投资行为建立在尽量少错的投资哲学上,则说明他还未能司到投资的真谛。
常听到有人说,“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收益与风险成正比”。这话不完全对。 余一沫认为风险与收益之间既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也存在非正相关性的成分。这是因为价格波动有随机性成分;同时也存在非随机性成分。投资家的任务是:1、根据风险与收益间正相关的关系确定自己的投资对象。2、寻找风险与收益间非相关的关系以确定自己的投资操作。如果风险与收益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则投资人不会有承受风险的投资动力。同样,如果风险与收益间不存在非正相关性关系,则投资家无法据以确定自己的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