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往往自带流量,也成为各大商家企业们衷爱的营销手段。“双12”刚向人们展示了节日营销的力量,接下来又将迎接各种节日,圣诞节、跨年夜、元旦、春节等等,对于商家们来说,节日属于可预测热点,热点即意味着流量,因此节日是每年的重点策划对象。
节日营销方法盘点
1、形式上蹭热点
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每个节日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不是所有节日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形式上的庆祝就可以满足很多人对过节的需求。因此,商家应该重视在形式上的表现力。例如:万圣节时,化妆品店可以通过妆容来表现内容和万圣节的结合;情人节时,餐饮店可以通过推出双人套餐来表现内容和情人节的结合。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对观众的认知要求较低,观众接受度高。不过,它的劣势也十分明显:创意不足、同质化严重,较难从众多同类内容中脱颖而出。
2、情感融合与延伸
对于中秋、春节等文化内涵深厚、牵动人们情感的节日,充分利用节日的这种属性,更容易触动消费者的内心,从而成为爆款。因此,这种方法的核心要素是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挖掘节日本身承载的大众情感,把这种情感与内容巧妙融合,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拉近商家与消费者的距离,产生信任感。
目前常见的方式有以下2种:
(1)总结、对比、盘点类
这种方式适合元旦、春节这些象征着结束和新开始的节日。
(2)聚焦人文关怀,用情怀打动观众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通常围绕自我、回忆、梦想、爱情、亲情等话题展开,主要目的就是走进消费者内心。
例如去年感恩节《人类实验室》推出的《总有人偷偷爱着你》,就是通过温暖人心的内容,引发观众共鸣,从而形成刷屏效果。
3、将节日与活动结合
在节日之前,或节日期间开展营销活动,将节日本身的元素和活动结合,吸引消费者参与,也是一种重要的节日营销方法。不过由于需要消费者配合,所以在调动观众积极性方面,创意和吸引力门槛较高。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微信转发抽奖,投票集赞等方式,但很明显,这种方法已经脱离了节日本身——吸引力,即奖品成为决定观众是否参与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在节日期间借势营销是大部分商家都会采用的营销手段。而借助当下流行的工具进行传播,更能被大众所接受,商家们可以通过爱品宣这个平台了解当下流行的营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