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两日(6):朝阳门


 建水两日(6):朝阳门

2018-8-1,建水

朝阳门是建水古城的标志,因为与天安门一样的格局,被叫做“小天安门”。实际上,它的建成时间,要比天安门早。

昨晚睡觉前一人来过朝阳门,坐在门前的石阶上看看街景,吹吹凉风。朝阳门前朝东的广场,稍微有些倾斜,周边是一圈的石凳,坐着和我一样无聊的纳凉的人们。有两伙大叔大妈在跳广场舞,各占据着中间甬道的两侧。似乎也不是内地一般的那种民族风的广场舞,而是有些摇滚的味道。

本来打算早点起来到朝阳门拍日出的,睡得晚,所以就起晚了。到朝阳门的时候,太阳已经老高了。昨晚人们跳摇滚舞的地方,摆起一排排的鸟笼。我们那边的老彝族都喜欢玩鸟,有的还斗鸟。绝大多数是画眉,少数是杂鸟。我听他们吹牛,说画眉的声音如何悦耳,如何悠长,我听着却都是一样的叽叽喳喳的鸣叫。看来这里的男人也一样喜欢画眉,喜欢遛鸟和斗鸟。不过,摆在那里展示或者炫耀的似乎不仅有画眉,还有鹌鹑一样的什么鸟,在我们那边叫做麻母鸡。这东西应该是养来吃的,居然成为宠物,倒是匪夷所思。养鸟似乎形成了产业链,有遛鸟的,卖鸟的,还有卖鸟笼的,鸟食的。

在鸟市里转了一圈,又围着城门转了转,不同角度拍拍照。虽然太阳已经老高,但城市似乎还没有醒来,鸟市上的人们只是安安静静的走着看着,漫不经心地打招呼,有的就蹲在墙角抱着大烟筒;鸟儿们也只是很闲散地升升脖子,抖抖羽毛,发出的也好像只是自言自语的声响。城墙北边一片台地上,三四位老人围坐在一棵大树下,喝着茶,准备打牌。东边的马路上,刚刚洒过水,空气中弥漫着薄薄的雾气。

一辆公交车哐啷哐啷开过来,到朝阳门下时鸣了一声喇叭。感觉城市一下子被催醒了。阳光一下子明媚起来,马路上的雾气一下子散开,鸟儿开始提高嗓门鸣叫,还此起彼伏形成声浪,鸟市上的人们开始讨价还价,声音也越来越大。再看大树下打牌的几位老人,有的抡起胳膊,准备轰下一枚炸弹。

一位妇女推着一辆板车从城楼下经过,车上铺放着一堆看起来水汪汪脆生生的青枣。跟她在一起的,是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女孩。我们经过的时候,女子热情地邀请我们尝尝她的枣子,说买不买没关系。我尝了一个,味道不错;又甜又脆,水分还足。可我还不想买东西;太早了,今天要去很多地方。

我跟雨燕说,如果今天再次碰到这对父女,我一定会买她的枣子。其实这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因为我们今天要去几个热门的景点,而卖枣子的母女俩很有可能在景区门口出现。

没想到很快就巧遇了。我们一路走一路往文庙方向走去。路上准备找个地方吃早点,就在门口遇到了卖枣的母女。于是买了两斤枣子,算是履行对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