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遂宁发展献一策
大力提升投资效益 推动遂宁高质量发展
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姚昌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市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特征更为显著。十一五期间我市的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的82.25亿元,接连跨越几个台阶,2010年达到495.40亿元,超过当年我市的GDP495.22亿元。到2017年,我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达到1257.63亿元,继续超过2017年我市GDP1138.06亿元,投资已经达到GDP的110.51%,高于全省86.80%大约23.71个百分点。从投资总量上看,成绩显著。但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拉动经济,增加产出。衡量投资效率的宏观指标通常用投资效益系数(通称投资效果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投资效益系数=GDP增加额/同期投资额
2017年我市的投资效益系数为10.31%,也就是投资100亿元可以增加10.31亿元GDP,投资总额达到1257.63亿元,仅增加了129.61亿元GDP。2017年全省的投资效益系数为13.40%,产出高出我市约30%。
由于我市已经连续多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高于GDP,要继续通过提高投资额来拉动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大,我们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提升投资效率作为工作的重点,如果2017年我市的投资效率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可多增加38.86亿元GDP,拉动我市GDP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将我市2017年的GDP增速由8.3%,提升到10.8%。
如何才能提升我市投资效率呢?我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提高对投资效率的认识,增加投资效率的考核指标。过去在高速度发展的时期,大家都努力增加投资来拉动GDP增长。由于投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盲目扩大投资导致产能过剩,负债投资导致杠杆率过高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所以,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必须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增加投资效率考核指标,引导大家将重视投入,转移到重视产出,将促进提高投资效率。由于受到市场约束,产出的增长总会有一定的限制,要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就要避免盲目做大投资总量。
二是要量入而出,按照轻重缓急将投资用于急需的项目。自有的建设资金是有限的,负债筹集的建设资金是需要还本付息的。要根据可以筹集的建设资金,集中安排到急需的建设项目,让这些急需的项目不要因为缺钱而影响工期,能够早日建成竣工投入使用。不能在资金没有保障的情况下盲目上项目、铺摊子,这会导致建设工期延长,甚至成为胡子工程、烂尾工程,让投资产生不了效益。
三是运用投资基金、PPP等新的创新工具,扩大项目建设的资本金。在负债导致杠杆率过高的情况下,只有扩大资本金,才能降低杠杆率,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减少项目的还本付息压力。要大力引导和扶持创业投资基金、产权投资基金在我市的发展,努力通过PPP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重大项目,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于基金和社会资本都有获利的需要,引入这些资金还能够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减少无效项目的投入。在发展投资基金和PPP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引入共担风险的资本金,而不能变相成为负债,否则就起不到降低杠杆率、减少盲目决策的目的。
建设项目在建设期会增加需求,在竣工后会增加供给,所以投资是涉及需求和供给两侧的重要领域。提高了投资效率,就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2018-7-20
(本文涉及数据参考国家、省、市统计公报,投资效率数据由笔者根据这些数据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