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亦落
在新能源汽车中,以电力为驱动的占大多数。因为电池结构复杂,使用寿命较短,所以在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往往要花费不菲的维修费。中国的主流电动汽车换一块电池要8万左右,而进口的新能源汽车换电池则往往需要十几万。一般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只有6年左右,这让许多人觉得开新能源汽车经济负担颇重。
而在不久之前,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发布了银隆广通艾菲商务车。该车最高时速可达120KM/H,最大续航里程超过250KM。这款车使用的是钛酸电池,10分钟就能充满,理论上的使用寿命能达到30年。而且董明珠表示,该车的电池可在10年之内免费维修和更换,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相当实用的优惠。
2016年,董明珠以个人投资的方式入股了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那也是董明珠造车计划开始的年份。和家电制造相比,汽车的研发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经验,所以入局的时间点与方向都十分重要。
那年3月,格力电器发布停牌公告,称筹划股票发行以购买资产,现在看来董小姐想要购买的便是银隆公司。然而在当年10月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的计划遭到反对。彼时造车热刚刚兴起,即使是格力这样的家电行业霸主也需小心对待,股东们对待这样的行业就更为谨慎。最终收购计划失败,才有了董小姐以个人名义入股的这一出。
此后银隆发展迅速。在去年一年时间,就先后在珠海、石家庄、成都等8个城市扩建,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储能、装备等多个方面,也透露出董明珠的造车计划正在大手笔地推进。
在造车行业,成功的最佳证明是生产出实车,不然一切都是泡沫。所以在去年6月,最大续航200km、最高时速120km/h的广通SUV车型问世,其搭载的钛酸锂电池组受温度影响小,官方宣称5分钟即可充满电量。
而现在,董明珠又发售了新车型并做出了“免费换电池”的承诺。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董小姐的造车梦即将实现?其实仔细探究,会发现这其中还有不少阻碍。
众所周知,董明珠一直强调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中国创造。董明珠之所以费尽心思也要入股银隆,是因为银隆有钛酸锂材料,而掌握这种材料的在全球只有两家,另一家是日本东芝。
然而一直以来,钛酸锂对新能源汽车的作用都颇受争议。虽然这种材料安全性能高、寿命长,能够实现快充,但同时也存在存储容量低、成本高、续航里程短等缺陷,所以不少人认为钛酸锂不适合如今的电动汽车市场。
尽管钛酸锂电池有这些缺陷,但银隆却一直没有放弃,还靠此得以发展。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电动车企的数量也增长迅速。能在电池方面掌握着一门较为先进的技术,后续市场的可挖掘潜力也是相当可观的。
对于董明珠个人而言,造车有情怀因素在内,但更是顺应时代的潮流。目前中国空调市场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如果想继续依靠单一产品实现跨越式的进步,上升空间已经不大。所以对整个家电行业而言,转型寻出路是较为明智的发展道路,因而董小姐造车也是出于长远的考虑。
从市场需求来看,汽车是人们重要的代步工具,甚至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在迅速发展。除了造车,格力还尝试着做手机。
其实董小姐的想法和贾跃亭类似,想要打造属于格力的生态圈,然而汽车与家电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尽管董明珠眼光长远,但看看贾跃亭的例子,就知道造车之路并不好走,转型造车之路更是艰难。至于免费换电池,更多地可能也是董小姐作为一位出色的营销高手所想出的点子,但离真正实现造车梦还有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