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亏损的ST股们,当前重组成本偏高?


陷入亏损的ST股们,当前重组成本偏高?

近两天炒得最火的莫过于董大姐欲重组ST夏利的呐喊声,但最终一纸通知宣告这种呐喊的虚伪;今天俺又看到一老股民关于买了ST中安遭遇10个跌停也卖不掉的窘境。

为什么?

原因在于当前的ST股们重组成本是偏高的!

我们知道,既然是ST股,显然陷入了连续两年多亏损的局面。如果连续3.5年亏损,只好去三板报道了!去了三板,就失去了炒作的机会。因为主板时代持仓者成本高企,去了三板:股价实在太低、亏损程度实在太大、惜售心理太重、(最终造成)股票流动性枯竭,主控方想炒但基于没有筹码,炒就成为一句空话!

既然是亏损,重组方得分担一部分(按50%计算)债务吧!可重组方最终还得通过炒作、拉高股价、套现、去完成债务补偿。

而这种债务补偿得通过低股价时收集了太多的筹码,拉高才有意义!

可现在主板市场里的ST股们的价位实在太高:

最低价股里的前20支,仅有3ST,占15%

最小市值里的前20支,仅有5ST,占25%

按照俺过去估算的,散户占比可控筹码仅占市场10%,显然一支股炒翻番了,主控方真正能套现的比例也不会太大?

而当前ST股股价高企,让重组方无法从市场获得超低价筹码,重组ST浪潮就无法实现?或许正因为如此,当前ST重组或仅限于表面上的,而非实质性的!

严格上讲,ST股只有正常股价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时才有更多的重组机会的?

当前的ST中安,连续实现11个跌停板(9.91元)时,封单还高达0.8亿股,就表明其股价的高企?按照非权重股股价溢价水平为:净资产*2,那么ST中安当至2.2891*2=4.58/股,与历史高点47.07元相比,则跌到了一折甩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