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4S店总经理 修身治店成功之道


  汽车4S店总经理修身治店提成功之道

1、修平自私:什么是自私?自私的定义,就是不仁,就是不能够推己及人,就是考虑自己太多。我讲修平自私心,没有讲修掉自私心,共产党讲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讲来讲去,他们中很多人现在变成“毫不利人、专门利己”了,任何一个人说完全无私,无我,那不是人,是佛,即使圣人也不能完全忘记自己,因此,人有自私心,遇到问题的时候,会为自己考虑一些,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我们不能要求人人是佛。这里面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平”,所谓“平”,我觉得就是自己要想想自己得到的是不是已经不错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控制自己的欲望。有的人,给公司拉了一个事故车,就觉得,“咦,这下公司赚了多少万”,有的经理,带着一个部门,创造了不错的业绩,就觉得自己应该得到多少多少,有的修理工,看到,大修一个车,成本才1万多,收3万多,自己一个月工资才几千块,心里不平衡,就出去开店了,但是回过头大家看看,那些开店的,都怎么样呢?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他们又怎么样呢?有的老总,今年业绩经营看着不错,就琢磨着自己要拿到多少多少钱,或者觉得老板赚这么多,我怎么才这么一点?我觉得我们要想修平自己的自私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很清楚,资本也是生产力,资本是可以创造价值的,老板股东虽然他不来干活,但是,他获得利益是理所应当的,这是普世的准则,不能觉得公司经营好了,老板利润多了,好像我们就吃亏了一样,我们应该算好我们自己的帐,我们到底又多大能力离开这个平台还比这个平台干的更好,生活的更好,更幸福,更多钱,更多发展,如果有,我们就应该离开;如果我们觉得和自己相比,我们已经在不断地成长,就该降低自己的欲望,而应该努力去奉献,在奉献的同时顺便得到一点自己的。我曾经多次说过,我们对自己要有明晰的人认识,不要迷失了自己,我们很多的能力,很多的贡献,都是靠的这个平台,没有这个平台,我们可能什么都不是,你我皆是如此。因此首先,要想明白自己的收益和公司股东收益、领导收益、同事收益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公司自从成立以来,在处理股东、管理层、员工之间利益分配上还是比较成功的,起码我本人一直在按照自己心里的天平去为耻大家利益的均衡,虽然在某些时候对于某些人有不平的地方,但是整体而言,对每个人没有任何偏向,你得到的多是应该的,你得到的少,也是你自己决定的。有的同事,看到别人位置变了,工资高了,就不平衡,咋想咋觉得自己贡献大,咋想咋觉得自己比他有能耐,心里不平衡了。其实,我们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这个人是我使用的提拔的,我是个傻子吗?我为什么就不愿意用你,就用了别人了?为什么就给别人长工资没有给你长呢?我一定有我的综合性的看法,你如果是最合适的,一定会是你。即使领导犯了错误,判断错了,领导也不是神,犯错也是难免,你也需要给领导时间改正,而不是牢骚满腹。这看起来是关于别人,其实是关系你自己的心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成长。

  为什么我先讲修平自私心?因为你修不平了之后,一旦你觉得自己亏了,你怎么办?无非是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弄灰色收入来补偿自己吗,我们的管理干部,多少都有点权,琢磨这玩意或多或好总有空间,没有1万也有100吧!这个招数如何呢?看似损人利己,实际最后受害最大的还是自己;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说风凉话,少干吗,说公司不公平,或者领导不公平,不给他干了,我干多了拿不到,亏了,我就少干嘛,少干不就不亏了。这个招数怎么样呢?害人害己。所以修平自己的自私心,是基础,修不平,一旦你的心里不平衡,很多其他的问题就谈不上了,什么努力啊,精进啊,都谈不上了。利益面前看的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一个人要想成事,要像活得幸福,这一关必须得过,不然你的人生最多就是下等,即使再多钱,你也是下等,因为总有人比你钱多,你总觉得有人比你得到的多,比如刘志军之流是吧,你比得了嘛?解决个人私欲、私心的问题,是做好的基础,没有私心不是人,但是私心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这个范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需要自己不断地反思,要常怀知足之心,常怀感恩之心,这一点,不仅是做好事业的基础,也是过好人生的基础。总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最好的境界就是,“莫问收获,但须耕耘。”做到这一点当然很难,达不到这个境界也不要紧,起码我们能做到想想自己再想想别人,不能总是占到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否则差的太远必然就到处碰壁、问题重重了。在很多企业,确实很多老板是很够呛的,但是在我们公司,确实是一个难得的环境,大家都要珍惜。

  最终,要把自己修到什么程度呢?要做到“忠义”两个字,“忠”者,心在中间啊,不是偏心的,对别人对自己对大家,都要公平,不能容忍不公平的事在自己手里创造;所谓“义”,“义”者“宜”也,适宜,恰如其分,“中”,适当有度,把握好度,不要过分,不要过度。只说合适的话,只干合适的事,只拿合适的钱。什么叫不义之财?就是不适宜不该你拿的钱财,就是不义之财,什么叫不义之人?就是你做的事情,大部分人都觉得你干的不合适,你就是不义之人。做人四个字最重要,“仁义忠孝”,这里就讲了两个字,“仁”将主要在下面讲到,至于“孝”道,就不多讲了,但也顺便讲一下,孝和其他不同。

  2、修大胸怀:

  修身的第二个关键就是要逐渐修出宽阔的胸怀,也就是能够多角度地、全方位地认识世界,认识别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世界,认识别人,才能够理解外部世界,理解别人,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能够容人、容事。

  所谓容人容事,当然是指容那些你看不惯的人,容那些你不称心的事,如果个个人你都很喜欢,事事都顺你的心,还需要胸怀吗?不需要。

  这个世界上,你我大家都一样,绝大多数的人,99%的人都是可用之才,都是愿意努力工作,愿意与人为善的,但是同时大家都有很多毛病,有自己的问题、不足,以及并不一定惹人喜欢的个性。一个真正有作为的领导者,并不是说能够找到一堆精英,然后干出什么事情,而是能够把一帮很有问题的人,一堆平常人团结起来,做出一点不平常的事情,这个才是真正的领导力。

  所谓的包容同事,不仅是指包容我们的下属还有我们的领导和同僚,其实不管是谁,都有问题,只不过有的人问题多一点,有的人问题小一点,但是都一定有其能力所在,长处所在。我们要意识到,如果我们要找完美的人,这个世界不存在,即使存在,也非我辈所有这个福气可用;如果我们要找事都顺着我们意思的人,那估计要么是能力不大,要么是溜须拍马的势利之徒。作为领导的下属,对于领导的决定,我们要认真去占到领导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如果有想不明白的,不妨直接问清楚,充分的沟通时良好执行力的基础;对于我们的同僚,有时间做的事情可能并不一定合乎我们的心意,但是我们要能够占到其角度考虑,如果本身对于大局并无不良影响,也不应该总是占到自己部门角度上力争。当然,如果确实有损于业务,我的意见也是不妨要直接提出来。总之,一个领导者,不仅要会协调下属,也要会协调领导,协调同僚,有一些人,包括我们的一些干部,对自己的下属是合乎有加,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是能够包容的,但是对于领导那可是要求严格,指望领导是个圣人是个伟人,事事正确,其实这也是不现实的。对于同僚,更是用挑剔的眼光来看,总是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好像领导都是傻子,用的都是不该用的人,其实应该想想自己,领导为啥会用你自己,那就是为什么会用其他人。

  对于自己的下属,我们很多同事都是不错的,但也有个别的管理者,很难容人,能看上的不多,觉得这个自私,那个不努力,另外一个水平差,总之没有一个顺心的。这种领导是很危险的,一般来说,我们按照镜像理论,什么是镜像理论,也就是说,你觉得别人不行,别人也一定觉得你不行,你觉得别人不好,别人一般也觉得你不好,这个理论不绝对,但是大部分时候是有效的。那么这样的领导,在下属心目中是没有地位的,我也曾经多次说过,一个领导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团队:其实很简单,你想一想,如果觉得张三很不错,可以干这个,李四很不错,有这个优势,王五如何能如何,那你一定是有威望的。反之如果你扪心自问一下,觉得下属张三,哎,这样不行,李四,那样不行,王五,也不行,那你就没团队,你做啥也做不好。你其实就是孤家寡人。

  要想让别人能够努力工作,认可是一个基础,为什么不容易认可别人?其实还是自视过高、自以为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表现,如果你真的认可别人,别人是有感知的,才能竭尽全力把事情做好。另外,为什么认可不了别人呢?还有一种因素,就是希望下属把N多的问题都应该解决掉,解决不掉就认为别人不行,其实,我们自己想一想,是不是那些问题我们都能解决掉呢?其实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不行,那有什么资格埋怨下属呢?那其实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作为一个领导,其一切的努力,就是要创造一个环境,创造一个氛围,要让自己的团队成员能够嗷嗷叫,胜不骄败不馁,具有狼性,团结奋进。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感谢我们的下属,比如我,没有大家,就没有企业的今天,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就应该很清楚,自己能干啥,会干啥,不会干啥,多少东西都是靠大家干起来的,大家各有所长,互相支持,最后就有了今天。其实我们任何一个小团队,几十个人乃至几个人,也必然各有所长,大家只要真干,其实并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关键,是我们领导的问题,不能盯得住,不能以身作则,不能身先士卒,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一旦我们对下属建立了真诚的感激之心,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我么就少了很多苛责,埋怨,而是能顺着每个人的长项,大家共同发展。

  所以这可宽容感恩之心,是需要我们时时不断地区修炼的,那些真正投入目标的人,忘记自我的人,其实往往更加能够容易发现团队成员的可爱而不是问题。

  3、修勤筋骨:自信、坚毅

  即使我们不自私,即使我们胸怀开阔,我们的业务上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各种难题、各种压力,这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如果没有对目标坚定的信念,如果没有对我们的做法一定可以成功有坚强的信念,遇到问题时候,难免就会心生畏惧之感。

  在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多看看我们的前景,多看看我们从事的事情,为什么我们没有客户?为什么我们有很多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就像我们爬上的过程中,要征服的一个个巨石、陡坡,没有这些阻碍,不是谁都爬到山顶去了吗?为什么很多人爬不上去?我们还不是应该感谢这些困难给了我们这些机会?再难的事情,总有解决办法,不能强攻,还可以绕过去,不能架桥还可以钻洞,不能开汽车,还可以走过去,总之,我们这个事,断是有可能做好的,估计是要持续不断地努力。认真去分析自己的资源,如何有限的资源用来突破问题,用来实现成长。

  没有毅力的人,遇到困难就退的人,只能是平平庸庸地混一辈子,是做不出什么事情的。

  4、修勤筋骨:勤奋

  华为讲的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我的理解就是无论到任何时候,都要勤奋,整个企业都要勤奋,离开了勤奋,再好的想法,再大的雄心,再高尚的品质,都没有任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