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堂:我們流血犧牲不就是爲了下一代嗎


董振堂:我們流血犧牲不就是爲了下一代嗎

  核心提示:編者按:這是昨天晚上北京朋友張總金奎,轉發給我的。細細看,細細品味,很是動容。長征精神,長征事迹,長征人物,是我們今日實現中國夢的精神支柱之一。在戰鬥中,爲了保證難産紅軍戰士生産,董振堂的一句,我們今天的犧牲就是爲了下一代。這樣的話千古流芳。---司建國【敬請轉發】靜靜看完!很感動,很震撼!《我輩絕...
編者按:這是昨天晚上北京朋友張總金奎,轉發給我的。細細看,細細品味,很是動容。長征精神,長征事迹,長征人物,是我們今日實現中國夢的精神支柱之一。在戰鬥中,爲了保證難産紅軍戰士生産,董振堂的一句,我們今天的犧牲就是爲了下一代。這樣的話千古流芳。---司建國【敬請轉發】
783×535
 

 
靜靜看完!很感動,很震撼!

 
    《我輩絕不可忘卻的過去》

 
      陳樹湘當時28歲是紅34師的師長,紅34師是斷後部隊。紅軍長征路上遭遇了一場最慘烈的戰役——湘江血戰, 那一戰紅軍差一點全軍覆沒。紅34師本來已經到了江邊,但爲了掩護大部隊過江,返身又撲進了敵人的包圍圈,最後全軍覆沒,陳樹湘也因爲腹部被手榴彈炸傷而被俘。他被擡在擔架上連夜送去報功,路上,擡擔架的士兵突然覺得腳下一滑,旁邊的人打着火把一看,在場的人都驚得目瞪口呆:年僅28歲、黃埔二期畢業的陳樹湘竟然用手把自己的腸子拽出絞腸而死。
      董振堂如果活到解放,至少是開國元勳,因爲他當時已經是軍團長,和林彪、彭德懷平起平坐,可惜他在西路軍的戰役中壯烈犧牲。
      長征路上的一天,陳慧清突然要生孩子了。早不生晚不生,偏偏在一場激烈的突圍戰剛一打響時要生了,而且是難産。當時陳慧清疼得滿地打滾,身邊沒有一個醫護人員,隻有幾個紅軍小戰士。僅僅1公裏以外,董振堂正率領戰士拼死作戰,眼看着頂不住了,董振堂拎着槍沖回來問:到底還有多少時間能把孩子生下來?沒人能夠回答。于是董振堂再次沖入陣地,大聲喊道:“你們一定要打出一個生孩子的時間來!”結果戰士們死守了幾個小時,硬是等陳慧清把孩子生了下來。
       戰鬥結束後,一些戰士經過産婦身邊時都怒目而視,因爲很多兄弟戰死了,但董振堂又說了一句足以載入史冊的話:“你們瞪什麽瞪?我們流血和犧牲不就是爲了這些孩子嗎?”80年前,在那樣的情形下,一個軍人說出這句話,這樣的情懷你能想象嗎?
      我在想:我們缺故事嗎?我們不缺;我們缺英雄嗎?我們不缺。隻是沒人給孩子們講這些,我們的孩子們不知道這些故事,也不知道80年前這些軍人曾經付出了什麽。
       朱德元帥,大家知道朱德在加入中國共産黨以前是什麽人嗎?我最近剛剛去雲南陸軍講武堂參觀,那裏有一張照片,早年的朱德穿着裘皮大衣、绫羅綢緞,留着大八字胡,他當時是雲南陸軍憲兵司令部司令,中将軍銜,要槍有槍,要兵有兵,要錢有錢。但朱德抛棄了這些榮華富貴,就是要加入中國共産黨,重新開始一番艱苦卓絕的事業。一開始,朱德要加入中國共産黨還碰了壁,陳獨秀對他說:對不起,舊軍人我們不要。朱德遠赴千裏之外,在德國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27年,朱德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最後起義部隊在廣東潮汕的湯坑被打散了,周恩來、葉挺、賀龍等人坐船離開了,朱德帶着後衛部隊去找主力,遇到一群殘兵。當時有人主張各奔東西,但朱德把剩下的2000人攏在一起,帶領大家繼續革命,到最後隻剩下800多人上了井岡山。在這800人中,就有後來立下赫赫戰功的林彪、陳毅、粟裕等人。毫不誇張地說,這800人,就是後來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将領的基本班底。
      長征一共穿越了中國15個省區,翻越了20多座崇山峻嶺, 走過了30多個急流險灘;在不到2年的時間裏,一共遭遇了 400多場戰鬥,平均每3天就發生一場遭遇戰。但即使如此, 紅軍依然保持着平均每天25公裏的行軍速度。所以說,長征是人類曆史上罕見的一次不畏艱難險阻的遠征。它成爲世界軍事史上的三大遠征之首。
      爲什麽美國軍人直到今天都對中國軍人充滿着敬畏和好奇?因爲他們發現,60多年前的那場抗美援朝戰争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一大批師團級将領都經曆過長征,所以他們得出一個結論:長征鍛造出中國最強悍的一代軍人!
       再來看一組數據。長征是付出巨大的犧牲換來的:長征出發的時候,紅軍一方面軍 86000人,最後到達終點時不到7000人;紅四方面軍出發時有10萬大軍,最後零零散散到達終點的不過3萬人。
      1995年王平将軍講起過這個故事。當時大部隊已經過了草地,突然彭德懷來找他,說還有一個營的部隊沒有到,讓他回去找。王平帶着警衛員走到班佑河邊時, 正是黃昏,玫瑰色的夕陽挂在天邊,他遠遠看見幾百個紅軍小戰士背靠着背在睡覺,他當時勃然大怒,走過去就推那些小戰士,誰知推一個倒一個, 700 多個紅軍小戰士再也經不起體力透支、饑寒交迫,在睡夢中全部死去了。王平将軍講到這裏時老淚縱橫,他說: “你知道那天有多安靜嗎?鳥都不飛,鳥都不叫。我把他們一個個放平,他們還都是一群孩子呀!”
      還有一組數據。紅軍軍團長一級的平均年齡爲25歲,一線作戰的師團級幹部平均年齡爲 20歲,14歲到18歲的紅軍小戰士占60%。所以,長征還是曆史上罕見的青年血脈贲張的曆史事件。那一代年輕人雖然不像我們今天這麽富足、這麽安甯,但是他們背負着光榮和夢想,成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核心脊梁。我們雖然成不了英雄, 但可以成就英雄的夢想。在這一路上,我依然能感受到長征的影響在今天的延續。紀念長征81周年,我緬懷的英烈們。
     【敬請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