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理想


 

五十多了
春心涌动
未做的事还太多
放弃如崩

学力日拙
借岁难寻
后浪无波风平静
烈火焚心


 

诗注:


这首诗是我真实心态的写照。年龄这么大了,都冷板凳了,还怀揣梦想:希望兴办共享智库、共享网站、共享公司三位一体项目。这需要多大智慧、多大财力、多大精力呀,而且办公司需要退休以后。如果将来筹不到资,就绿豆一样慢慢滚吧。能滚多大不好说,滚更小了估计困难。

更大的问题是,这还不是我的最终兴趣所在。我最想做的事是完成«共享主义__共知共产共爱»专著的写作。

这就是我的梦想。梦想嘛,就想大点。不大点如何克服惰性和懒散,如何保有激情和动力,如何让平淡的余生不虚度,如何努力去长寿。

有必要指出的是,"如崩"二字切莫当"容易"理解。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解释为学坏容易学好难,实为史上大谬。从«国语·周语下»出处不难发现,原本是从善会步入兴盛,从恶会崩灭之意。当然,从列举的事例可见,步入兴盛时间要长一点,崩灭时间相对短一些。

 

一些视角抓不住重点的文人,片面解读,误导了后人。《汉·张紘·临困授子靖留牋》中把"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解释为"言善之难也"。李百药在«北齐书·幼主纪»中把"从恶若崩"解释为"盖言其易"。实在是荒唐至极。前者是病态遗言之说,后者的李百药,抓住芝麻丢了西瓜一样写史是出了名的。顾炎武的《留书与山史》中"从恶如崩,不可复振矣"之说,强调了从恶问题不可复振的严重,还不算误解。但顾炎武有没有摆脱难易说,我看难摆脱。


这种谬传误读真是太可悲了。把山崩视为易事,这是什么眼力呀?本想说这是什么眼光的,我怕亵渎了眼光二字。


这部分内容应该独立成篇的。但诗作水平有限,就以此谢读者贵眼来读吧。总得对读者有点有价值的贡献吧。


还想说的是,读者朋友大可不必因最后一句"烈火焚心"为我担心。我的心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越烧越亮。

这诗注解的,十万八千里了!

最后,让我们一起"哈哈"吧!哈哈!哈哈哈! 

 

(转自本人公号gxzy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