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治庸:4.14耶稣受难日全体休市 看风云局势 黄金原油仍有套可解!


治庸来说耶稣受难日


 耶稣受难日是纪念耶稣生命中最高潮的一周(即“圣周”,又称“受难周”)中最重大的日子,复活节的前一个星期五,基督教节日。这一周是从复活节前的一个星期日(棕榈主日——耶稣光荣地进入耶路撒冷城,民众手持棕榈枝欢迎他)开始,经复活节前的星期四(立圣餐日——纪念耶稣与门徒进“最后的晚餐”时设立圣餐礼)和星期五(受难日——纪念耶稣为世人的罪被钉十字架而死)到复活节(星期日)结束。“圣周”的主题也是《新约圣经》的核心内容——耶稣基督的受死和复活。   

 今天耶稣受难日全体休市周一正常开市 


 

 

 

 

    黄金暴涨的原因:


 美国在对阿富汗境内“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目标的战斗中投掷了最大的非核*。携带*重达1.1万磅[非核*为当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规*],这是美国首次投放GBU-43大型空爆*,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之母”。美国引发的社会动荡再次引爆黄金投资的暴涨,最高触及1288.64美金/盎司。


 

 

 

 前沿

 

 

 

  最近这段时间,行情非常的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最近遇到很多投资的朋友,他们在做单的时候,往往都没有带止损,不知道是这些朋友是忘记带了,还是故意不带,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导致的后果就是,遇到单边的朋友一单被拉爆。而到了此时,这些朋友才悔青了肠子,然而这样并不能缓解被套的心情。治庸一直以来强调风险控制很重要,行情瞬息万变,我们一定要给自己的资金加上保险,这样即使是突发事件来临我们也可以将损失减到最小出局,甚至是全身而退。只要还有资金在你就什么都不用怕,你要是把资金全用在一次行情里,一输则满盘皆输,为何要如此和钱过不去?投资最重要的是保证本金的不亏损,如果本金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证,何谈盈利呢?周末随将到来,趁着周末短期的假期,放松调整自己的心态,为赢在明天做准备。话至如此,回归今日主题。


 

 

 

行情解析及操作建议

——黄金走势分析及建议——


  黄金方面在零晨特朗普表示美元最近太过强势,不利于美国美国在国际地位上的竞争。受此影响美指大幅回落,黄金则顺势而上。而今日开盘后,黄金表现则较为谨慎,但盘中曾一度刷新5个月高点至1288.52美元高位。早间在1284美元给出黄金多单,止盈1292-1296美元,但今日黄金波动并不太大,所以实盘在1288美元附近就给出多单获利出局的指示,利润虽然没有预期那么高,但在这样的震荡行情下,一单成功获利4美金还是不错的收益。但对于不是实仓而跟单的朋友不知道你们选择获利了结没有,如果一样获利了结,那么治庸恭喜你们,如果没有,后市选择一个合适点位出局,如果自己不知道可以和我沟通,切勿选择持仓过夜。治庸做单风格往往都以稳健为主,而谈到稳健获取利润,这是需要厚积薄发的,我们游走于现货市场无非俩字,获利。所以不管市场怎么走,只要我们能够提前做好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相信收益肯定是很可观的。

  具体行情操作可搜索陶治庸新浪博客,即可找到方式分析走势。


 

 

 

——白银走势分析及建议—— 


 

 

 

  在上周白银走入回调区间后空头趋势仍为走完,再看目前状态,白银处于交易密集压力位18.50美元附近,周四没有像周二周三那样走出大阳的原因便是这个压力位给压住,若这个压力位成功上破则有望上探至19美元一线大关,若不幸失守则走入本因要走的回调趋势。因此总的来说下周白银可先观察18.50美元的压力位攻守状态,治庸预计若届时没有有效的消息面支撑这个压力多半是无法有效突破的。


 

 

 

4.14 白银操作建议


  操作上以18.50美元为分界,上破做多,不破高空。 


 

 

 

  ——原油走势分析及建议——

 

 

 

 原油方面今天的走势和黄金差不多,所以这里就不在过多的啰嗦了,想知道跟多详情及后市策略的都可以找我沟通。那么这里主要说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今天整体单边行情不大,以震荡为主,但我相信还是存在套单的朋友,多单做在最高点,空单做在最低点,这样的情况肯定是存在的。而产生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盘中情况不明,进场时机存在重大失误,那么既然套了,那就要想法去解。但每个人的套单点位也不尽相同,不管你是多被套还是空被套,治庸老师都有办法帮你解。所以需要我帮助的就直接带上你的持仓截图,我会尽量帮你挽回损失。


 

 

 

 

 

 

 

  我一直给我的投资朋友强调,我们做投资不是投机,抓准时机,拒绝盲目,无时机请休息,请珍惜自己挣来的每一滴血和汗!我们的工作就是专注于我们所了解的事情,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巴菲特。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这才是投资者选择我们的理由。如果各位投资朋友有任何迷惑,也可以搜索陶治庸新浪博客,即可找到方式交流行情走势。

撰文:陶治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