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丁酉清明运气养生


        2017丁酉年清明运气养生

          陶国水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    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再过几天又到一年清明时。清明既是一个节日又是一个重要的节气陈元靓《岁时广记》言:“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明节以后,时序已至暮春,古人有诗描述“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一派生机盎然之象。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中医养生注重天人相应”,如《黄帝内经》所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强调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时节序、五运六气的变化,调摄情志调整起居饮食,以达到治未病”目的。

 从中医五运六气角度来说, 2017年为丁酉年,属“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中见少角木运,岁木不及”之年,上半年容易出现燥气偏盛,肝气不足,肝胆、脾胃系统容易发生疾病,还容易出现“疡疮痤痈”,甚至“心胁暴痛”(相当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疾病)。二之气(320-521)时段,“主位太徴火,客气少阳火,中见木运,二火相加”,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小规模传染性疾病,比如近期出现的诺如病毒。《圣济总录·运气》记载这一时段“民善暴死”,容易猝死,需要引起大家注意,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者,更应注意加以调摄。

 

 1、注重情志调摄

   《素问·举痛论》认为“百病生于气”,人体气机的调达,有赖于肝疏泄功能的发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在人体应肝,肝属于木,而今年是木运不足之年,加上司天的燥金克木,更容易出现肝气偏弱,肝的疏泄、升发之用受碍。

《素问·经脉别论》有“生病起于过用”论,就包括情感的过用。清明时节又是凭吊先人、怀念故人的时候,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容易触景生情、肝气不舒、情志不畅,思伤脾、过忧伤肺

   应当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使精神愉快,气血调畅,使一身之阳气活活泼泼地运行、生发,符合春阳萌生的规律。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三月,……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2、起居运动有讲究

  适时增减衣物   古人养生十分注重“三寒两倒七分饱”。所谓“三寒”即包括倒春寒。虽然已近暮春,天气转暖,一派欣欣向荣,但因为今年运气特点,这一时段会出现热、燥偏胜,有胜就有复,火、燥偏胜,运气就可能出现寒潮来报复,以自我调稳。

    “倒春寒”还是很厉害的,民间有“春冻如马啃”之所以明代养生家高濂在《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中告诫我们“天气寒喧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身觉热甚,少去上衣,稍冷,莫强忍,即便加服。,也应俗语“春捂”之说。

  子午觉要睡好  所谓两倒”就是睡子午觉。《灵枢・大惑论》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晚上子时是阴气最胜、阳气最弱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要卧而睡眠,最好在夜里11点前要入睡;中午是阳气最胜、阴气最弱之时,要”,《说文》言“寐觉而有言曰寤”,寤宿就是醒而卧,就是中午11点到1点这个时段要小憩会,打个盹,这也祛除“春困”,保持精力的好方法,午休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后即可。

运动不负春光   清明节古代又叫踏青节,古人习惯在这一天踏青、探春、寻春。宋人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云:“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这一时段可以结伴而行,踏青、爬山、郊游,感受春天的气息。

不要宅在家里,更不要周末赖在被窝中,“一声布谷便无说,红药虽开不属春”,稍不留神春天就从指尖溜走了。宋人文彦博诗言:“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既不负春光、又能达到运动养生的功效,两全其美。

3、顺时食疗以却病

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说“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吕氏春秋·尽数》言“食能以时,身必无灾”。结合今年上半年运气致病特点,以及可能出现左胁痛、疟、咳、泄溏、疡疮痤痈等症候,参考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以甘泻之的气味用药原则。给大家推荐几款清明时令野蔬,既可祛病防病,又可满足舌尖口感。

清热解毒马兰头

   马兰头,又叫田边菊、紫菊等,有红梗和青梗两种,药用以红梗为佳。味辛、凉,归肝、胃、肺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本草正义》记载“最解热毒,能专入血分,止血凉血,尤其特长。凡温热之邪,深入营分,及痈疡血热,腐溃等证,允为专药。内服外敷,其用甚广,亦清热解毒之要品也。”针对今年运气条件下可能出现“疡疮痤痈”,正合适不过。

   此外,马兰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及β-胡萝卜素氨基酸。体外实验还证实有抗癌活性功效。

   马兰头可以凉拌、可以清炒,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如顾虑其偏凉,可以配以姜末、蒜瓣。 

护生净肠有荠菜

民谚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荠菜,甘、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明目等功效,能治尿血、腹泻、水肿、还能降压、降脂、健胃消食,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干眼病、夜盲症。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荠菜还能抗病毒、抗癌作用。荠菜可以清炒、可以做陷包饺子、味道都不错。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粥“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针对春天容易发老胃病,可以吃点荠菜食疗粥。

荠菜花又名护生草、净肠草,具有解毒止痢的功效,可以治痢疾,崩漏(月经量多或月经淋漓不尽),针对今年可能出现的“咳腹中鸣,注泄溏”有治疗作用。

辛弃疾有词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荠菜花很好看,有点满天星的味道。郊游的时候,可以在田间地头采点,晒干备用,既可备用治病还可做观赏花在家。

止咳良药清明菜

佛耳草、又名清明菜。甘,平,具有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等功效。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风湿腰腿痛;外用可以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经验良方》中记载有一个方子叫“三奇散”中就有佛耳草(款冬花、熟地黄、佛耳草),可以用来治疗“一切咳嗽,不问新旧,喘顿不止,昼夜无时”。

佛耳草可以凉拌、也可以清炒,还可以做团子吃,江南地区清明吃的青团,就是用佛耳草汁上色的。

解毒消肿蒲公英

 蒲公英,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可以利尿、利胆、退黄疸、助消化,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还可防治胃癌、食管癌及各种肿瘤的功效。

另外,《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结核、疔肿。”女性妇科炎症、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以及甲状腺结节等都可以经常吃点,起到治疗的作用。

蒲公英可以凉拌、可以清炒,酌加姜、蒜以缓其寒性,也可以采集晒干煮水喝。

香椿助春生之气

椿芽被称为“树上蔬菜”。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味苦、性平,归肝,肾,胃经。香椿气味芳香,沁人心脾,顺应春生之性,有助于阳气的升发,可以健胃理气、润肤明目、壮阳固精、消炎止痛等。

此外,香椿中含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具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作用,对不孕不育有一定疗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称,想怀孕的朋友可以多吃点。

香椿可以炒鸡蛋、凉拌豆腐、要用开水焯一下,去其苦涩味,口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