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情缘心中诗散文的千转百度1
《淡墨诗散文选》读后
《淡墨诗散文选》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对我这个热爰诗散文、散文诗、散文的读者兼写作者来说,是扩展了我对诗散文、散文诗、散文这些文体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我觉得这对热爱诗散文、散文诗、散文的广大读者来说也应该是一种享受和启示。淡墨师长的诗散文不仅仅是一个以唯美这个词能概括的。在欣赏他美妙的文字中,我从中体会出了世间的酸甜苦辣;人生的命运中所包含着的世间一切的人情世态。我从中读出了作家那种从无奈中生出来的希望,以及在生活中永远追求美的那种坚守和执着。
淡墨很少用理论和说教式的语言去写诗散文,而是用人、事形态的生动情境直接表达出事物的本质意义。他把理论和哲思融入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中,使诗散文的境界植根于纯粹的自然美之中。让读他的诗散文的人群自己去定议,去想象,去开拓……使诗散文的审美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扩展。
我们都知道说教是创作者的大忌。特别是诗散文这种文体,更是如此。在淡墨的诗散文中,那种苍白的说教和议论就从来没有出现过。他是用集事实形态的描写,特别是人物形态的言行描写,在这种形象的表达中由读者自己去评论、理解、定论,从而达到对事物灵魂和本质的透彻理解,从而使他的诗散文更能达到各个审美的层面。这些艺术手法在他的诗散文中,是各阶层人群都十分喜爱的审美判断。也使各阶层的人群从他的诗散文的审美中找到包含的意义。这些艺术特征在他出版过的《大峡谷之恋》(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淡墨教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3月)。《守望的麦田(百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淡墨散文精品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淡墨诗散文选》(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3年7月)这些书中都能得到这种实证。
淡墨对诗散文的创作首先应该是唯美的。特别是对人生与自然的美,他是独有情钟的。他的“鲜花开在路上,蝴蝶飞翔在路上,事业果实一样成熟在路上……美好不断丢在路上,前面更是美好。美好是一条路,没有尽头,只有远方。”我就觉得写得十分漂亮,就像是一切生命的禁区《沙漠》也成了他诗散文的情感花朵“想疯就疯,想怒就怒。”的怒放场所。而“绿洲,一个死去活来的梦。”又让我想起沧海桑田转换的过程中的漫漫历史的花果转化出美境来。这种倾向性的美是“一种消失着的永恒,一种看不见的变化。”幻化成了《中华龙》中的“一道总亮丽的风景,一张属于中国的各片”。
淡墨的诗散文在艺术美的前提下,内涵也是宏大的。而且是平淡与深刻结合中透露出刻骨铭心不同的人生,如《山里来的小保姆》他这样写道:“她们也还是没有长大的童贞。”“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一副生活的担子,把《魂断蓝桥》的叹息留给主人,把迪斯科的兴奋和轻松留给主人,她们却将一个又一个周未揉成大盆大盆的肥皂泡。”他对诗散文这种文体是优美而理性的。大多不作任何逻辑推理,不下定义,不作界定,大都不作意义层面的空泛的议论或描写,而是让事物的原形来表达人及事物的本意而让读者自己去界定及发挥想象。
对《淡墨诗散文选》,我是当诗来读的,又当有广意的理论来学习的。他的作品主要是以红土高原为主,但作品所包含着对人性的多样和理性的引导。在“挎在他们手腕上的竹蓝里,装着故乡比“苦马菜”还要苦涩和朴素的春天。”而“深夜,孩子们睡了。只有他们的梦,像月光下一闪一闪的,那被红土地磨亮了的铧尖。”(摘自《故乡的孩子们》)。在《写在故乡的土地上》,“一条老水牛转动着两个古老的木轮,转动着乡村缓慢地移动着的月亮和太阳。两个木轮互相挤着,挤着一页乡村的历史。”《绿色的田野》中的《蹬着月亮,蹬着太阳。水车转了,历史的车轮转了》……使我能从他的作品进到花红柳绿中,绝望严峻中、欣欣向荣中……总能使我觉得生活充满了庄严及美妙,而又在艰难的人生中看到希冀。
读淡墨的《淡墨诗散文选》,对于我来说是受益非浅的。在欣尝他美文千转百度的同时,也化解我灵魂深处许多的不满及暴戾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