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产能不降反增折射市场的盲目性


       几大产能过剩行业中,电解铝是其中之一。让人不解的是,自2013年发布相关去产能文件以来,电解铝的产能近两年不但没有降下去,反而新增大量产能。记者掌握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6年底,多家民营电解铝企业不仅没有执行产能置换政策,还建成、在建了电解铝产能880万吨。(16日《证券日报》)

电解铝是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是去产能的重点对象。2014年,有媒体报道,电解铝行业的企业亏损面超九成。奇怪,市场自由主义者不是说,市场可以自我调节吗?不是说,供需在价格调节下会自动平衡吗?为什么产能如此严重过剩的行业,没有在价格调节下自动压缩产能?是市场主体不知道产能过剩吗?不可能,无论是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还是2015年工信部发布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办法》,都提到了电解铝产能过剩。除非电解铝行业的企业主没生活在中国,否则,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行业信息。即使这些企业主不识字,饱读诗书、头脑灵活、八面玲珑的“门客”也会给他提个醒。

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主体也知道产能过剩,产能却还在逆势增加,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并没有市场自由主义鼓吹的那么完美。市场的盲目性此时此刻表露无遗。

电解铝行业虽然产能过剩,然而,只要市场需求还在,只要个别企业的生产成本低于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有超额利润存在,产能就还会扩大。个体企业只会基于个体的投入产出比做出参与或退出市场的决策。整个行业产能过剩又如何?只要个体有利可图,就不会放弃新增产能。正如报道中所显示的那样,个别电解铝企业不仅拥有自备电,还建有孤网,不向国家交纳新能源、农网改造等交叉补贴基金,需要支付的电力成本很低,大约为0.18/吨,大大低于行业的用电成本。这些企业有赚头,怎么会自动压缩产能?

遗憾的是,市场自由主义者从不愿意面对真实的市场,而是不断脑补市场自动调节的完美画面。于是,他们不是用现实印证逻辑,而是用逻辑印证现实。当现实和逻辑不一致时,他们不是反思逻辑,而是指责现实。比如,指责行政干预,指责宏观调控,指责行业管理,等等。总之,除了市场,一切都是错的。

目前正在推动的“三去一降一补”是对市场盲目性的调整,是在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而非市场自由主义者所说的“不当干预”。市场自由主义者还是睁开眼,从“市场完美”论中走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