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朝鲜作“挡箭牌”是个很荒谬的命题


  来源:海疆在线

       针对韩国执意部署萨德,有一种观点认为,中俄朝应该形成美日韩一致的联盟,对此,中俄双方应该给予朝鲜军事、政治、经济上的支持。这种观点,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要把朝鲜捆绑到中俄的战车上来,使朝鲜充当两国的“挡箭牌”。

  不妨回顾一下在朝鲜方面近期的行动。

  早在美韩两国商讨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之初,朝鲜政府和国防部门就已经发出警告,将采取包括“以核还核”在内的所有应对措施来反制。

  就在8月初,朝鲜再次以进行"芦洞"弹道导弹试验,来反制美韩在半岛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虽然此次发射的"芦洞"弹道导弹,在美韩两国看来不具任何先进性,但从朝鲜此次发射的"芦洞"导弹设成来看,完全可以覆盖"三八"线以南的韩国全境。

  由于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的醉翁之意不在朝鲜,而是冲着盯防中俄战略导弹部队去的,因此朝鲜也有把握按照自己的打法来“克制”住这种数量有限的反导武器。那么,朝鲜方面在接连不断进行弹道导弹试验,来反制美韩在半岛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之后,接下来还很可能会有更高层次后续"物理性措施"。

  从朝鲜方面进行的一系列针对萨德部署的行动来看,这种拿朝鲜作“挡箭牌”的观点似乎有一定道理。然而,笔者认为,类似的这类观点似是而非。

  朝鲜是一个奉行"主体思想"的国家,自它出生之日起就不受任何他国控制,纵使依赖外援苟活,依然我行我素。朝鲜以住的任性行为,看似愚蠢实则精明老道,国力弱小依然能夠凭借悬崖战斗,导弹发射,核试验等等手段频频挑起周边大国相争,目的不言自明。想把这样的国家作为“挡箭牌”,后果会很严重。

  从中朝两方的战略互信方面来说,不宜盲目拔高双方的战略信任。朴槿惠上任之后,对中国实际上是抱着一颗有过高期望的心在交往,她希望可以彻底遏制住朝鲜,迫使朝鲜接纳韩国的条件,甚至抛出了和平统一。然而,她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客观地说,中国从来都不可能决定朝鲜的一切,只是对朝鲜有相应的影响力而已。早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与朝鲜人民军因为指挥权的问题出现不可调和的分歧,最后,由斯大林对金日成给出的指示才使双方的争论作罢。

  中韩自贸的签定是美国极度不能容忍的,"萨德"落地韩国,美国强化了对中国的军事围堵又离间了中韩,一箭双雕很高明,一座雷达化解了中国多年的努力。此时如果大力武装援助朝鲜,鼓励其冒进只会把韩国推到墙角,更加固化韩美日同盟关系,中韩重回冷战对立时期状态。

  不妨重温一下抗美援朝的历史,首先是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把李承晚领导的南朝鲜军队打得节节败退之际,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强势逆袭朝鲜人民军。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跨国鸭绿江,开始对“联合国军”作战。也正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帮助下,直到朝鲜停战协议签字,战线一直被维持在三八线附近。朝鲜要是能够成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的“挡箭牌”,那也不至于让“联合国军”逆袭,更不会有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入朝作战了。

  中国一贯主张半岛无核化,这符合中国自身利益。针对朴槿惠执意部署萨德,中俄可以对朝鲜进行一定程度的军事支持。鉴于韩国在战略上倒向美国,朝鲜作为战略平衡的一方地缘战略地位必然大幅提升,其结果就是中俄不得不考虑调整之前的对朝政策,甚至迫于平衡压力在军事上对朝鲜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持。这样一来,半岛南北的军事对抗氛围和压力必然增加,在国家安全方面,韩国必将会感受到因自己不冷静的行动而招致更大的危险。

  然而,如若寄希望于将朝鲜作为“挡箭牌”,这个命题着实很荒谬。

       作者:李勇(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8月9日《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