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之运营制胜篇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之运营制胜篇 新书上市函

    很多汽车维修企业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严格按流程执行。而对于提升企业效率来说,按流程执行是关键。流程是规范做事的程序,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规范,按规范做事才可能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如果不按流程执行,某个人的工作效率可能会得到提升,但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会被削弱。因为企业是一个系统,而流程就是维持这个系统正常运转的工具。企业没有导入流程化管理,或者企业流程得不到较好的执行,企业管理系统也就得不到维护,企业势必会陷入管理混乱的状态。

  有的人对企业流程管理不屑一顾,认为流程只会阻碍工作进程,而不会提升工作效率。有一组统计数字可以使我们明白流程的重要性:中国是世界上人均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1年约为2200小时,阿根廷是1903小时,巴西是1841小时,日本是1758小时,美国是1610小时,英国是1489小时,而荷兰人均工作时间最少,1年1389小时。

  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忙?再来看看不同国家的人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财富:2014年挪威名列第一,平均每小时创造财富37。99美元;美国名列第二,为35。63美元;法国人均每小时为35。08美元,中国人均每小时为5。75美元。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很快,几乎是1980年的8倍,但人均创造的价值不到挪威的1/6。

  我们虽然工作时间长,但却没有达到很好的工作效率。而效率的低下,恰恰是因为不按流程工作。中国也曾出现过不少杰出的企业家,他们曾经一手创办了生机勃勃的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第一代创业者离开决策和管理岗位,从前台走向幕后之后,企业却走向平淡,甚至转向衰败。究其根本,就是其企业内部没有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流程、考核方案,仅仅依靠一两个单打独斗的个人在支撑着企业的整体运营,而非企业每个成员自发地按照制度和流程在工作,并且不断推陈出新,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反观国外的成功企业,按流程工作是一种基本的工作理念,无需领导强调,只要有清晰的流程,所有员工就会自动按流程去执行。这看起来很死板,看似限制了员工工作的创造性,但事实证明,恰恰是这种对流程的严格执行,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使他们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良好的企业管理流程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有人认为流程除了增加工作量,并没有其他好处。但事实并非如此,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流程没有好处,即使员工不抱怨,企业高管也会主动把它抛弃。因为投资人更关注企业的效益,所以企业推行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益,而不是为了给员工的工作制造麻烦。

  一家企业是否具备竞争力,与企业每个人的流程执行力有直接的关系。当员工不能按流程工作的时候,再好的企业战略也会走偏,再领先的技术设备也发挥不出应有的效能,再睿智的领导也难以带领企业发展壮大。企业要想具备竞争力,首先要有合理的流程,其次要有流程执行的能力。如果没有合理的流程,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必然会出现管理混乱、利润逐渐降低的现象。而如果企业有了合理的流程却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流程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率和效益,还会成为员工工作的障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制定了流程,却没有取得效果的原因。

  国内的汽车维修行业,当下正处于汽车4S店、综合维修、品牌专修、单项维修、快修快保几种模式共同发展的时期,汽车维修行业正在步入一个发展模式变化转折的关键时期。而当前还能够靠粗放型的规模效益来取得竞争优势的维修企业少之又少,除非它处于区域垄断的地位。随着各种垄断资源的不断枯竭,同质化的竞争越来越严重,要想做到企业利润的不断提高,唯有依赖于内部管理流程的不断完善。而企业对各种管理理念的实践证明,如果做不到按流程执行,按规范做事,即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模式,也产生不了应有的效益。所以说,流程执行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企业员工是否按流程执行,最终决定了企业能否做强做大,做长做久。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实务(运营制胜篇)》针对汽车维修企业普遍存在的流程和制度缺失的问题,对汽车维修企业的机电维修流程、快速保养流程、钣金喷漆流程、漆面快速修补流程、零件管理流程、客户关系开发和维系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解析,并给出了相关配套的日常作业和结果检查表格。另外本书给出了服务流程的制定、执行、监督、总结等系统构建的方式和方法,企业可以直接使用。同时书中还配有不少企业成功的案例和管理小故事,使读者可以拿来就用,切身体会本书的实战性和实用性。

  未来的十年,仍然是中国汽车后市场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作为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层,只有真正建立起适合企业的、规范的流程和制度,并在执行中不断优化,同时配合良好的激励制度,企业才会在发展中“运营制胜”。由于行业发展迅速和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