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春天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
-----读凤凰网这里的《将垄断的骨灰盒埋葬在法治的春天里》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在凤凰网这里发文,于是停留了一下来游览文章;结果发现有篇描写武汉市某商户老板行贿殡仪馆的馆长,结果竟然垄断骨灰盒经营11年。说是进价不到1000元的骨灰坛盒身价一翻卖到3000元,进价4000元的阿富汗玉骨灰坛盒则加价近4倍卖到近2万;更重要的是如此昂贵的“必需品”在殡仪馆这里畅销无阻,因为骨灰坛盒经营权被一家商户垄断;所以任何家属不得不为去世的亲人在这里忍痛埋单。
然而在家属为去世的亲人在这里忍痛埋单的背后,却是该商户将垄断经营获得的暴利行贿给民政局领导、殡仪馆馆长以及其他官员;甚至按月给这些人“发工资”。根据武汉市检察院披露侦办的一起殡葬系统腐败窝案来看,武汉市民政局原副局长、三地(汉口、武昌、青山)6位馆长及3位副馆长涉案。从骨灰盒、棺材到火化炉经营,再到殡仪馆工程建设等多个环节都出现了行受贿现象。如原汉口殡仪馆馆长周金安,先后44次收受垄断商户窦方军贿赂140万元。2010年5月周金安卸任,窦方军又与汉口殡仪馆继任馆长陈德华达成私下约定;窦方军每月向其“进贡”好处费5万元,以维持其在汉口殡仪馆骨灰坛盒的独家销售权。从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窦方军每月给陈德华送钱。而陈德华从窦方军处按月定期领取5万元好处费,就像领工资一样觉得理所当然。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我们社会是‘有权就腐败’成为了普遍规律,所以这些权力者从商户这里得到好处一点也不奇怪;奇怪的是整整11年了,一位商户死死控制着汉口、武昌、青山三地殡葬行业的市场。这种控制,让老百姓有了彻底“死不起”的感受。丧葬用品在这三个地方是被垄断的,价格则是你所不能左右的;只能乖乖臣服于“垄断经营11年的骨灰盒”。
我看到凤凰网这里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是谁砸烂了‘垄断11年的骨灰盒’”?不是监管部门的主动出击;也不是纪检部门发现的问题;当然更不是这些权力部门自己查处的,而是起源于一个民间举报;因为有人锲而不舍地举报,终于换来了不法人员的罪有应得。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社会没有纠错功能的原因,因为我们的体制只能总结政绩;而从来没有检查发现问题。就如同我们在315的通报中发现,自动记费的问题还是记者发现的;结果引起轰动,从而暴露出我们社会到处是吸血鬼的内幕。是啊!我们社会没有自动给老百姓打钱的线索,可要老百姓出钱的线索竟然是千万条;你能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幸福吗?因为稍不注意,自己卡上的钱就成为别人的了;这就是我们社会315活动中披露出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依然不是监管部门发现的,也不是主管部门发现的;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问题成堆的原因,因为根本没有部门管问题;到处都是唱赞歌的政府官员,所以我们社会永远是正能量;即使老百姓举报,最后还被上级部门刁难;说这是对社会不满。如果我们社会真的都满意,那么这次武汉市垄断骨灰盒依然还是没有披露;则老百姓还得忍痛为腐败分子埋单,因为这些腐败分子的钱财根本不是社会效益;而是老百姓的多余支出。
的确如此,这涉及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殡仪馆的垄断经营;不买殡仪馆指定的殡葬用品,他们就可以“挟尸要价”。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臣服于殡仪馆的无理要求吗?而成就这种垄断经营的其实还是利益,还是腐败交易。11年了,垄断经营的商户月月给腐败分子发工资;当地的纪检部门为何一直没有发现问题?当地的殡葬用品价格如此昂贵,物价部门、市场部门也都毫不知情?就没发现这些骨灰盒已经被垄断了?“垄断11年的骨灰盒”需要的不仅是真相,还需要的是深刻反思;“一个小小的骨灰盒,为何能让丧户成为待宰的羔羊?今后能不能终结这种悲催的现象?更重要的是我们举一反三,其它消费领域的垄断经营又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如315披露自动记费,它不也是要老百姓的钱吗?
在法治的春天里,我们要埋葬的不仅仅是“垄断的骨灰盒“;而是一切权力强加于人的消费。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公平与和谐。一个匿名举报电话掀开了武汉市殡葬系统掩藏了十多年的黑幕,最后是汉口、武昌、青山三家殡仪馆的负责人以及民政系统官员近20人被抓。我不知道我们这样的体制是不是社会净化系统,因为感觉到这样的体制还不是法治的春天;因为法治的春天里应该能够自己纠错而不是依靠老百姓举报。要知道我当年在武钢举报了二十年,而其上访与信访高达25000多封(次);最后还是泥牛入海。好在这次举报就有了结果,这大概就是春天的预示吧。
为什么我们社会正直的人经常会被打击报复?为什么我们今天经常遇到被消费?为什么我们总会产生碰到被宰或被骗的感觉?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步入到法治的春天里,所以在权力腐败的冬天里遇到任何侵害都有可能;这就是我看这篇文章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