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一纸文凭的穷学生该不该来北京?


 

当初执意来北京,更像是为了完成某种心愿……一块印迹,一个活神话,一种图腾,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被刻录进了我的脑海脊髓中……长大了,我就必须来,必须来完成它……

文/于凡诺

今日北京的空气尚好,晴空万里。午间路过一个小区,邻近一所大学的一群学生正在拍照。他们翻弄着身影,摆出各种姿势,尤其是女同学,一个个笑靥如花。男学生们则大都站在一旁,自觉自愿地陪衬着每一位女孩。好几个男生还不时摆弄鬼脸,逗笑大家……走了很远,还能从他们那边传来一阵阵笑语,那么爽朗清新。我的内心就这么被触动,忍不住停下来数次。

当然,除了缅怀曾经的岁月,更多的是催我想起了侄子来信。

岁月如何蹉跎易逝,看到表姐的儿子,才真正体会深入。曾经与我一起玩过家家游戏的表姐,过年时,当她儿子窜到我面前,我吓了一跳。几年不见,已经长得很是高大挺拔壮硕,尤其是他今年大学毕业,即将走上社会。他高考后进了老家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学的采矿工程,大三期间,修了会计第二学位,并在毕业前顺利拿到了证书。他很谦虚好学,得知我在北京混了多年,就一直跟我打听各种信息。

我刚回北京不久,就收到了他的邮件。他说,大学毕业后,他不想继续在家乡一带工作,他希望来北京发展。问我,北京有哪些机会,像他这样的仅有一纸文凭的穷学生,如何融入北京?……

收到信的几天里,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复他。

北京,对于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回首过去,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是一个劲想来北京,完全就听不到一堆亲朋好友甚至导师不同而中肯的意见。那时候的梦想,也许来北京,首先是为了想方设法能够继续学业,并非是为了发财,或者显达。现在想来,当初执意来北京,更像是为了完成某种心愿,或者满足某种细小而微妙的精神愿景。北京就像是一块印迹,一个活神话,一种图腾,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被刻录进了我的脑海脊髓中……长大了,我就必须来,必须来完成它……所不同的是,而今,我的小侄子,似乎也站在了这种情结的风口。

如何回答?

首先,侄子似乎并不喜欢他的采矿工程专业。当初,父母听信了一个煤矿老板亲戚的话,灌了很多美言,再加上当年高考并不是很顺,有点失落的他随手就填了这个专业。大学期间,本来有点喜欢计算机,结果阴差阳错错过了报班的时间,却碰巧赶上会计学位双修班开招,想着拿一个文凭是一个,就进了。当然,这点点小差错,留下的遗憾,一直阵阵作痛。

不过,甚至北京是啥模样,他一点概念都没有。但是他并不关心。他眼里就只有北京,似乎来了北京,只要辛苦一番,就什么都会有了。

其次,他并不清晰自己将来朝向哪一个方向发展。虽然他毫不忌讳,自己希望前途最好的,当然也倾向最有钱途的。他也坦言,曾有几个行业,他关注的比较多,比如金融,互联网,电子技术,希望去历练一番。他想知道北京,什么行业一年两年能够出师,能够发一笔……这胆略,貌似比我当年想的远,想的清晰细致。

凭直觉,像我一样,他一定会来。不过这些年,我走过了太多弯路,撞了许多无妄的牺牲,实际上我现在也没有完全走出,至少还在为从前的某个任性买单。所以,有过疼的我从心里不希望,小侄子他继续体验弯路模式。然而,目前我也知道,无论说什么与否,其实都已经不重要。当下,我虽然有些心疼,却是无可奈何,只好尽可能在他希望的这个方向,尽量把自己的经验传给他。

既不能打击他,也不能反而拔高他的希望。也许很快,他会感觉到,除了我混的不咋地,给不了他许多直接了当的帮助之外,我仅仅希望,或许他耳边残余的我这一点忠告还能在某个时刻起点作用。

最终我拨通了他的电话。

我说了一大堆。其实我想告诉他,没有必要把北京当成一个非来不可的地方,其实它与其他任何地方一样,而一个地方,如果它真有助于你的事业理想,它就有意义;如果没有,就纯粹是一种青春浪费。

然后我写了一封长信发出,重点谈了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落笔大写:喜欢,就去吧。(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号:yufan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