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马克思主义论(8)
——“列宁主义”批判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概论
第六讲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别称,又称“共产主义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得出的必然的、最重要的科学结论,是对这两大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如果说发现这两大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核心和灵魂,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中的本质,核心中的核心,灵魂中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以,我们又可以用“科学社会主义”来概括马克思主义。
这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概括。那么什么是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应当如何认识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共产主义的所谓“社会主义社会”呢?下面详细谈谈马克思主义对这个问题的阐述。
1,狭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及其原理
狭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又把它称为“革命的社会主义”[1],“现代工人社会主义”[2],并明确的、精辟的定义了这个概念。他说:
“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阶级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104
这就是狭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
这就是对狭义“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精辟概括。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其一表现在它是根据上述两大规律得出的必然结论,其二是它回答了如何消灭资本主义旧制度,如何建立共产主义新制度的条件和方法这一最重大的理论问题,其三是它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什么是过渡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不断革命,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和根本任务等等一系列同样重大理论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过渡阶段”。而不是列宁、斯大林所说“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存在一个过渡阶段”。
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指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即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
这就是说,只要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坚持上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就是进入了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直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相反,如果这个政权违背上述原理,就谈不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谈不上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也谈不上坚持“不断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
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这一观点的根据是什么呢?
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3] 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更迭,既是社会生产力逐渐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特征,是完全受自然规律支配的生产方式。与此相反,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是不能仅仅依靠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自发产生和建立起来的,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依靠自觉性建立的生产方式——它是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进行科学研究,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科学剖析为我们找到的,能够消除这种生产方式必然产生的一切社会弊病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手段。毫无疑问,同样能够消除这些弊病,但不属于共产主义性质,而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是根本不存在的,是既不能自发产生,也不能人为建立的。否则,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
如果我们弄懂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特征是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是间接性、盲目性的社会生产,是非计划经济;马克思主义阐明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特征是消灭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是克服了盲目性的直接的社会生产,是计划经济,就会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不存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因为在商品生产与非商品生产之间,在盲目性与非盲目性之间,在计划经济与非计划经济之间,在间接的社会生产与直接的社会生产之间,不可能存在一个既非前者,又非后者的所谓“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或任何其它的生产方式。
不存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就不存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也不存在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因此,决不能把社会主义视为独立的社会形态。
所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根本不存在“向社会主义过渡”即“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而是必须向共产主义过渡。
所谓“社会主义制度”即“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及其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等,完全是根据列宁、斯大林的修正主义观点主观臆造的、虚假的、没有真实客体的概念。
所以,所谓“社会主义社会”只能是指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
3,“社会主义者”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还应指出,“社会主义”一词是一个很不明确的概念。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旗帜下,几乎一切阶级和“社会庸医”都可以并曾经利用这个口号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宣传本阶级的主张。正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谈到共产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的区别时所说:
“所谓社会主义者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封建和宗法社会的拥护者。”
“第二类是现今社会的拥护者。”
“第三类是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4]
可见历史上的社会主义者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自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前后开始用社会主义概念取代共产主义概念(不再使用共产主义概念),是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当作相同的概念来使用的,是一个革命策略,是“共产主义者同盟”遭到迫害被迫解散后,一是为了规避警察的迫害,二是为了在社会主义者中间更好地传播他们的理论,三是为了把各种社会主义的组织和流派团结在一起,并把他们引上马克思主义的轨道。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曾说明了实现这一转变的原因。他说:
“当欧洲工人阶级重新聚集了足以对统治阶级发动另一次进攻的力量的时候,产生了国际工人协会。但是这个协会成立的明确目的是要把欧美正在进行战斗的整个无产阶级团结为一个整体,因此,它不能立刻宣布《宣言》中所提出的那些原则。国际必须有一个充分广泛的纲领,使英国工联,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浦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都能接受。马克思起草了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马克思是正确的。当1874年国际解散时,工人已经全然不是1864年国际成立时的那个样子了。法国的浦鲁东主义和德国的拉萨尔主义已经奄奄一息,甚至那些很久以前大多数已同国际决裂的保守的英国工联也渐有进步,以致去年在斯旺西,工联的主席能够用工联的名义声明说:‘大陆社会主义对我们来说再不可怕了。’的确,《宣言》的原则在世界各国工人中间都已传播的很广了。” [5]
不懂这一点,以社会主义者自居,抛弃共产主义或把共产主义视为无限遥远未来的事情,认为只能由资本主义先向社会主义过渡,认为只有建成社会主义之后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是不懂马克思主义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其结果只能陷入口头社会主义,实际资本主义的歧途,陷入修正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之中。只有赋予社会主义概念共产主义的内容,把它视为与共产主义是完全相同的概念,所谓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思想观念、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提法才是正确的。反之,这些提法就是错误的、荒谬的、虚假的概念,就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到邪路上去。
4,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根本方法
“科学社会主义”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即实行和依靠无产阶级专政,通过不断革命,逐步“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阶级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
很明显,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在消灭一切旧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观念的同时逐步建立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观念。而这里具有决定意义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逐步用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用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消灭货币交换。
这就是实现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根本方法。
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一切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这就是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当社会主义彻底完成这一任务,彻底消灭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彻底健全计划经济的时候,一切阶级差别才会而且必定被彻底消灭,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才会完全取代一切旧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那时社会主义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人类就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所以,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根本性质最明了、最科学的表述。
5,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生产力条件
受列宁、斯大林修正主义理论流毒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界”一直认为,在俄国和中国这样生产力落后的国家里,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不可能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但是,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算落后,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算先进,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他们从来没有回答过,也没有人质问过。至今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他们已无法再借口“生产力落后”,继续在理论上否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可能性了。但他们却毫无根据地继续把实现共产主义视为无限遥远未来的事情,以掩盖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彻底背叛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无所知。
其实,早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革命因素之组成为阶级,是以旧社会的怀抱中所能产生的全部生产力的存在为前提的 ”。[6]
可见,以生产力落后论否定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可能性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是地地道道和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又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7]
因此,一方面口头上承认共产党人的任务是实现共产主义,另一方面又否定实现这一任务的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兜售“共产主义遥远论”,同样是荒谬的,反唯物史观的表现。
恩格斯更明确地论证了大工业的存在以及由此必然很快引发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容纳不下它所创造的生产力了,建立共产主义新制度的生产力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并且是现代生产力的强烈要求。现将相关论述引证如下:
“大工业创造了像蒸汽机和其它机器那样的手段,使工业生产在短时间内用不多的费用便能无限地增加起来,由于生产变得这样容易,这种大工业必然产生的自由竞争很快就达到十分剧烈的程度,大批资本家投身于工业,生产很快就超过了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到来了。工厂只好关门,厂主破产,工人挨饿。到处出现了极度贫困的现象。过了一段时间,过剩的产品卖光了,工厂重新开工,工资提高,生意也渐渐地比以往更好起来。但这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很快又会生产出过多的商品,新的危机又会到来,这种新危机的过程和前次危机完全相同。因此,从本世纪初以来,工业经常在繁荣时期和危机时期之间波动,这样的危机几乎定期地每五年到七年发生一次,每一次它都给工人带来极度的贫困,激起普遍的革命热情,给整个现存制度造成极大的危险。”[8]
“大工业的巨大的扩张力——气体的膨胀力和它相比简直是儿戏”。[9]
“生产力按几何级数增长,而市场最多也只是按算术级数扩大……”[10]
“大工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时就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限制它的框框发生冲突了。新的生产力已经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的这种冲突,并不象人的原罪和神的正义的冲突那样产生于人的头脑中,而是存在于事实中,客观地、在我们之外、甚至不依赖于引起这种冲突的那些人的意志或行动而存在着。”[11]
“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的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全面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造成一切贫困和商业危机的大工业的那种特性,在另一种社会组织中却正是消灭这种贫困和这些有害的动荡的因素。
因此,以下各点便得到完全令人信服的证明:
(1) 现今的一切贫困灾难,完全是由不适合于时间条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2) 用建立新制度的办法来彻底铲除这一贫困的手段已经具备。”[12]
“大工业已经把潜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矛盾发展为明显的对立,以致这种生产方式的日益迫近的崩溃可以说是用手就可以触摸到了;只有采用同生产力的现在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力本身才能保存并进一步发展;由以往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并在日益尖锐的对立中不断再生产的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遍及一切文明国家并且日益激烈;而且人们也已经了解这种历史的联系,了解由于这种联系而成为必然的社会改造的条件,了解同样由这种联系所决定的这种改造的基本特征。”[13]
“我们的党一旦掌握了国家政权,就应该干脆地剥夺大土地占有者,就象剥夺工厂主一样……无论如何,资本主义的企业转变为社会的企业在这里已经万事具备了,并且一夜之间就可以马上完成……”[14]
“ 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他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它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在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即便明天就实行这种变革(指逐步地实行),我根本不认为有任何困难。”[15]
“假如我们不得不等到资本主义生产到处都发展到底以后,等到最后一个小手工业者和最后一个小农都变成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牺牲品以后,再来实现这个改造,那对我们可就太糟了。”[16]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把现代生产力即机器和大工业视为生产力的“孵化器”,它可以使生产力出现鸡生蛋、蛋生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那样迅速增长、无限增长的实际结果并非夸张。至于这种机器和大工业发展、普及到何种程度,这就如同我们暂时只有一只或十只或百只鸡的区别一样,并不至关重要,只要我们采用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就足以使现代生产力快速地、无限地发展起来,从而不断加速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进程。
具体而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在侵略中国、瓜分中国、对中国进行殖民统治,建立世界市场的同时,也把机器和大工业带到了中国,产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只要共产党人真正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无产阶级,他们就会由“自在的阶级”成长为“自为的阶级”,革命的阶级,有了这个最强大的生产力,无产阶级不仅能够夺取政权,而且一定能够逐步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
至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就更不用说了。其实,它是当时仅次于英、美、法、德,居世界第五位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并成为向外侵略的帝国主义国家。
6,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政治条件
向共产主义过渡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生产力条件,更要具备必要的政治条件。即必须有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必须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由这样的党掌握国家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必须由这样的党向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宣传灌输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成长为“自为的阶级”,“革命的阶级”,一致拥护和积极投身到建设共产主义的事业中来。没有这样的政治条件,实现共产主义永远是空话。
毋庸讳言,至今共产主义之所以没能实现,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就在于全世界的共产党,包括我们中国共产党在内,并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并不知道何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何为“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并不知道如何实现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即不知道如何搞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完全陷入了“黑暗的摸索”之中,陷入了斯大林修正主义的蒙蔽之中,陷入了蒲鲁东主义和杜林的错误中。前三十年毛主席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可是全党、全国上下,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又有谁发现了这一问题呢?一个也没有,所以不能把责任全推到毛主席一人身上。应当说,出现如此重大的错误和失误,在当时是难免的,因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性质和弊病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我们只能轻信“以苏解马”,以苏联为榜样。是没有认识到错误才犯了错误,是认识问题。但至今我们还不能从失败和错误中正确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且由不懂马克思主义而背离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彻底抛弃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全面复辟资本主义,并一意孤行,压制、打击、迫害指出这一错误,要求党立即回到马克思主义指明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上来的党内批评意见,这就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是彻底抛弃了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和光荣传统,彻底违背了党章、党纲的要求,彻底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彻底背叛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彻底背叛了中国共产党。
但我始终坚信,党内的健康力量是主流,顽固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彻底背叛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的当权派,修正主义分子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仍然是认识问题,只要我们把事实真象讲清楚了,把“以苏解马”的修正主义实质揭露出来了,分清了真假马克思主义,澄清了理论是非,党内的健康力量一定能战胜复辟势力,使党走上“科学社会主义“轨道。我衷心希望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能力挽狂澜,担当起这个伟大的历史重任。
7,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推动作用
毫无疑问,这一过渡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实现这一过渡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不可避免地既存在着正在被消灭,但还没有被彻底消灭的资本主义、甚至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或其残余,又存在着刚刚建立,还不完善,还有待于发展健全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因而它在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等一切方面也不可避免的既存在共产主义因素,又存在资本主义甚至封建主义因素,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初级阶段,同时指出在这个阶段上还不可避免地“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17] 原因就在这里。
同样毫无疑问,这两种因素不可能长期“和平共处”。如果无产阶级不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用共产主义因素取代资本主义因素,资本主义因素就会无孔不入地侵蚀和消灭共产主义因素。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不是自觉地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变革生产方式,从而顺应现代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快速发展生产力,全力向共产主义过渡,就是资产阶级死灰复燃,重新统治无产阶级,没有中间道路。
当然,在一个国家里单独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因素,建立单一的共产主义因素,首先单独进入共产主义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坚持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她就会使生产力很快达到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发展速度,同时使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快速发生革命性的根本变化,使人民的物资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面貌迅速焕然一新而接近共产主义。那时她就会成为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学习的榜样,就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无比巨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从而在全世界迅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8,无产阶级政党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后果
如果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掌握政权后不懂马克思主义,偏离马克思主义,不能自觉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不努力实现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不努力用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么这种社会主义就毫无共产主义因素可言,就只能完全是资本主义或比资本主义更陈腐的因素,就谈不上向共产主义过渡,就只能是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如果它既不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不消灭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又打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招牌,去破坏、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么它就会产生比资本主义更严重的社会弊病,就会比资本主义更阻碍生产力发展(因为除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方式),就会堕落为比资本主义更陈腐的社会,堕落为资本主义加封建主义的社会,走上愚昧落后、专制独裁的道路。它就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起到资产阶级所起不到的诋毁马克思主义、玷污社会主义形象、破坏共产主义运动的作用。斯大林建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所起的就是这种作用。只是它要有一个逐渐发展、演变和暴露的过程。(待续)
[1]《马克思主义恩格斯选集》第一卷462页(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509页(95年版)
[3]同上第二卷101~10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44~245页(95年版)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55页(95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4页(95年版)
[7] 同上第二卷33页
[8] 同上第一卷236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626页(95年版)
[10] 《资本论》第一卷36页
[11] 同上第三卷418~419页
[12] 同上第一卷237页
[13] 同上第三卷617页
[14] 同上第四卷503页
[15] 同上693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500页(95年版)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304页(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