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应对美国加息的底气和资本


  12月15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0.5%至0.75%的水平。

  在美联储加息的强力冲击之下,引发了一系列的风波事件,近期的国内市场,出现了罕见的“股债汇三杀”现象。

  汇率方面,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进一步承压,而截至目前,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度创出新低,且创出了2008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债市方面,国际投资者抛售中国国债,5年期及10年期中国国债期货双双跌停市;股市方面,近期的股市也是有所承压,上证指数自近期高点3301点调整以来,累计最大跌幅已经接近7%。

  美联储加息,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当下各主要新兴经济体汇率都紧盯美元,美联储加息,将使美元指数更加强势,而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将集体走弱;另一方面,加息后资本会从新兴经济体回流,这不仅会给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带来流动性紧缺压力,更可能导致其资产泡沫的大破裂。

  但是,中国却存在着特殊的市场环境,而这也将会从某种程度上改变美国加息下的冲击压力。

  首先,中国具有应对美联储加息的底气和资本。中国依然是贸易顺差,当下所拥有的3万多亿的外汇储备,使得外汇储备基础依旧很牢固,更主要的是,中国对外汇管控的能力非常强,中国经济增长率依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其次,从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来说,现阶段,我国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使得资本进出相对可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将会越来越经得起国际风雨的检验,我国国际收支结构会保持长期稳健,而美国目前经济增长势头并不强劲,因此,美联储将会在加息进度的拿捏上偏向谨慎。所以,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冲击不会太强烈。

  最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经济和市场的基本面是稳健的,美联储加息在长期来看并不存在着使得人民币大幅贬值的空间,只可能使人民币在短期内贬值的压力加大。更何况,人民币自今年10月1日开始,已经正式纳入了SDR,观察人民币需要参考一揽子货币,从更全面的角度予以审视。

  因此,美国加息仅为外因,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主要靠内需来助力。一方面,要进行大刀阔斧的结构性改革,鼓励民间投资与创新来提高增长效率,启动民间消费来提升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要严控资产泡沫,防止由于美元升值导致资金回流,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

  作者姓名:李勇(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11月19日香港《文汇报》,并被《和讯财经》、《同花顺财经》、《搜狐财经》等网络媒体发表或转载。

  香港《文汇报》文章链接:http://pdf.wenweipo.com/2016/12/19/a12-121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