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投资机会在哪里?五大领域为您支招


   产融结合大热,具体投资机会在哪里?

 
  11月11日,在“新金融·新产业·新梦想”高峰论坛上,民生证券副总裁、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提出了五个产业投资机会,分别是国内优势技术输出、海外并购、低端制造业升级、产业过剩行业技术输出和长周期战略行业。
 
  优势技术输出
 
  “我们看到高铁、水电、核电等所谓的中国优势产业现在正借助“走出去”或者“一带一路”,输出技术、产能、管理和商业模式。这些生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产品附加值也比较高。但这些技术基本掌握在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手里面。”
 
  “前一段时间我去了一个大家平时很少去的国家,老挝,发现到处都是中国人,以湖南人为最多。从机场到我们住的酒店路两边,这个路相当于我们中国的二级公路,可以发现两边都有中文,水电站,未来修建的铁路,高铁基本的交通基础设施都在这里。 ”
 
  海外并购
 
  “我们看到很多上市企业已经开展了收购海外资产进行全球布局。有的企业把自己的研发中心建在海外,有的企业大量地购买海外资产,完善自己的产业链。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增长十分迅速,这里面有很多考量,最大的背景还是国内产业需要输出,国内产业需要技术,这个产业需要整合。”
 
  “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达到1600万美元,信息技术最多,占17%,工业制造业占接近10%。一些著名的企业,比如海尔、美的、腾讯这些企业都已经做了大手笔的收购。很多人把我们这波企业的对外并购和日本当年做对比,我觉得这个有一点草率。我不认为中国企业家现在出去买,和日本当年买下美国诸多的高楼大厦和企业一样,我认为中国的企业还是看清楚了方向,大家在为更长远的发展做全球布局,这种布局是有内审性的。”
 
  低端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
 
  “从低端制造业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像纺织、餐饮、零售等,企业经营利润率呈现明显微笑曲线的态势。这些行业运营的重心从制造开始向研发和营销转移,产品的精细化程度也开始提高。这些年关于中国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上一些悲观的说法确实比较多,有一些也不无道理,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企业家,他们在围绕自身的产业,围绕自身的企业的特点做出努力。”
 
  产能过剩行业经验推广到全球
 
  “我们很多企业家在拉美有了非常好的布局。我们在产能过剩行业里面有哪些优势行业呢?大家知道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这些行业利用率下降,而‘一带一路’提供了一个扩展国际市场空间的大机遇,如果我们做产业投资不重视‘一带一路’,不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全球布局,全球的产业整合可能我们很难挣到大钱。尽管周期效果要长一点,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我们预估规模可以达到4.2万亿美元的规模。”
 
  长周期战略行业
 
  “战略性行业自上而下推动布局,这种资本投资比较大,周期比较长,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空间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这些产业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