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微信朋友圈,热闹非凡。一则“我和微信的故事”H5页面,我没有一点点防备,它没有一丝丝顾虑,就刷爆了手机屏。
绝多数人是为了第一个朋友而感慨唏嘘。
#我微信里的第一个朋友居然是他?#
也有人为了这一年的红包出入而惊叹不已。
#微信里有那么多人,收到的红包那么少#
还有人为这一年的东奔西跑而追忆一段段难忘故事。
#走过的路,看过的人,遇到的事,满足的心#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一种欺世盗号的手段。
很快的,在两个小时后,微信公开课立即推送了一条辟谣的消息:
我和微信的2015”是为1月11日微信公开课PRO版准备的官方体验。
这个内容本是微信官方为了明日的微信年度大会“微信公开课pro”做的一个小插曲互动,也是为了纪念2015这一年,但还在内测阶段,由于访问量火爆,可能存在打开缓慢的情况,我们也正在进一步优化。
但绝不是谣言中所说的病毒或者木马!更不存在账号里的钱被盗的情况!
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造谣者的责任,绝不姑息。
以上叙述中,访问量火爆,应该是最真实的写照。那么回味三匝,为何这则H5作品能翻云倒海,无处不在呢?原因总结为以下5点:
1、简单明了的传播诉求
这则H5只有五页内容,却简明扼要的表达了微信2015年这一年的不同故事,即第一个朋友、红包、点赞、定位等功效。回头看看过往的自己,重拾那些被我们遗忘的记忆。对于微信这样的社交工具而言,它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已然成为了多数人离不开的习惯。微信力量,不言而喻。
2、基于功能的沉淀才是情感营销
人最大的特征是具有情感。对于品牌商而言,除了用具有功效性的产品与用户沟通外,情感连接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不过,品牌商谈论情感或情怀,并不是无病呻吟、假装高潮,而是一定要基于产品的功能上,沉淀出最真实的生活故事。“我和微信的故事”就是这样玩起来的。
3、内容为王,并未过时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营销时代,花样百出的渠道与玩法,令人眼花缭乱。但请记住一点,再炫丽的形式,也无法代替内容(内核)的主体作用。微信故事,就是给我们私人订制了专属内容,衍生出了挡也挡不住的参与感。
4、玩转大数据
互联网时代,处处有惊喜,处处有数据。腾讯微信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之一,坐拥着15亿人的大数据。微信故事,就是大数据刷出来的直接结果,大家都在晒开通微信后认识的第一个人,发过的红包,去过的城市。
5、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这句话是微信公众平台登录页面的slogan,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品牌,都是一个个体,他需要人格的魅力,他需要自我认知与进取。微信就是一个个体,他的第一人称就是我,就连讲述微信故事,也要沿用这第一人称的“我”字。
〔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周愔(zhouyin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