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之道 安迪樊如何维系


     近日里来自某著名学府的一封公开信,再次让师生之道摆在了社会面前,成为了当下舆论的热门话题。放眼这个文化输出的繁华时代,学生年少骄狂,对于前辈无端嘲讽;导师气愤不已,公开宣称断绝关系。应该说青年人既有不惧虎狼的蓬勃朝气,也有少不更事的任性妄为,面对此种纷杂现实,断绝师生关系似乎比教育引导更来得简便点,不仅能够远离刺头视线,还可以撇清未来是非,以守住学术届的一团“和气”,中美安迪影视董事长安迪樊这样感叹道。

 
    个性与反叛正是青春期的主旋律,让所有思维变成同一类型,也不是教育文化输出的本义。作为学生当然该有自己的样子,但骄狂不能称之为原罪,修养上的不足欠缺,恰是导师应该主动帮忙提高的。师生之道的维系,不仅是单纯的权利和义务,更是一种因求知欲望而彼此结缘的社会关系,恐怕并非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就能划清了得。宣布断绝双方的师生关系,更大可能是出于内心的“震怒”,唯如此方能表达出对弟子的愤慨,不希望对方成为随波逐流的世俗之人。
 
    其实大学应该算是个“较真”的文化输出场所,网络媒体上可以接受的争论言语,现实生活中未必严重的偏差行径,在大学校园里则可能造成批判和排斥。导师对学生的“无情较真”,也正体现了各大学府对品德要求的执着坚守。年少骄狂,社会终有原谅之时,但就此引发的各种创痛,却难以轻易抚平掉,安迪樊最后指出,此次事件可以当成一种惨痛教训,应该明晰学问、道德自幼相辅相成,失去任何一方的约束总会出现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