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正能量社会的人们展现的却是糟粕?
-----一位估计是老学究的网友说看了我写的中国人难相处文章的疑惑!
汪华斌
最近我们社会又谈论起了‘扶不扶’的话题,因为一个骑车倒在水中的老人就是因为没有人扶而失去了生命;更为可气的是老人倒下是就有人在身边,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就扬长而去;而另一拨人本来是在马路的对面,竟然也到老人身边去看;但就是没有人扶。竟然连一位妇女求大家扶,竟然这拨过马路看热闹的人还是大摇大摆地离开了。这时看到一拨过马路的人赶到老人身边,并将老人抬出来了;但因为老人倒在水中的时间过长,被最后一拨人救的老人还是离开了人世。为何我们这整天高谈阔论正能量的社会,最后培养出来的却是如此冷漠的人;这难道是偶然吗?非也,它应该是我们社会的必然。
首先我们知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中华文化的佛理,也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流传的通俗理念;按说它决定了中国人善行和仁义的基本动机,应该鼓励中国人去积极行善呀。然而可惜的是在诈骗与假冒伪劣盛行的社会,‘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这句话形成了主导中国人普遍不为公理出头的心理品质;所以救人也是等待别人先救,因为我们社会屡屡报道‘扶人被讹’的事例;从而引导出中国特色的‘救人只能在不影响自己个人利益’的前提才能进行。所以聪明的中国人做任何事情都在快速分析利弊,从而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这也是我们今天社会很多举报腐败分子的人竟然同时遭受单位多数反对的原因,因为腐败分子侵犯的是国家或集体利益;而附和腐败分子就能从这些利益中分到一杯羹。而举报腐败分子,则同时也失去了这一杯羹;这就是我们正能量的社会最后展现的却是糟粕。
我们知道千百年来的中国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相当深入人心的;所以千百年来贫困的中国人只能通过受教育而改变命运。即使在今天这信息化的社会,美国社会依然还是‘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可惜的是这句中国人重视教育而且还是有劝诫作用的话变质了,因为我们社会所展现的是要求大学生去与农民工争岗位;因为我们社会的潜规则是‘权力改变命运’,所以权力才是中国人的人生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你如果有了权力,没有文凭也能得到最高文凭;没有学历,你同样也能得到最高职称。所以今天的中国人再也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了,因为大家深入人心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因为当官在我们社会不仅能快速发财,而且在我们社会光宗耀祖的只能是官员;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中国不是没有人当官;而是大家争先恐后地抢官,这也是中国特色。所以改革开放后最得中国人心的两句话就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和‘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它是通过改革开放后最得全国人心而且决定中国人世界观的中华俗话;从而通过改革开放而将我们社会人的自私合法化。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主导改革的官员成为了改革的既得利益;而且还是永恒的既得利益,因为无论什么改革最后既得利益者都是他们;就连我们社会面向困难群体的送温暖工程,最后名利双收的还是官员;这就是中华俗话的延伸。在官员名利双收之时,我们社会又流传‘笑贫不笑娼’了;它不仅决定人们只看金钱收益而不在意金钱所来过程的理念,而且拓展了官员养情妇或包二奶的途径;因为有很多贫困的女人会自动投入官员的怀抱,从而实现官员腐败也有消费途径的中国特色。因为中国社会是一个公款包官员的社会,官员的生老病死全部是公款包了;如果没有情妇与二奶,这官员的钱财就只能是‘只进不出’;所以官员普遍存在转移钱财到国外的现象。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到处是正能量的宣传‘要我们只相信文件而不相信谣言’;然而我们社会的很多规则竟然就是通过谣言而传播的,如我们社会的权利分配原则竟然清一色是如同谣言传播的潜规则那样;结果按照文件严以律己的人却总是在改革中吃亏。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正能量的舆论社会竟然出现以下格格不入的社会现象:
1.今天的中国人非常聪明,而且非常相信传言和谣言;
2.今天的中国人凡事喜欢抢,从出生抢床位;到临终抢坟地,从头抢到尾;
3.今天的中国人在大事上能忍气吞声,但在小事上却斤斤计较;
4.今天的中国能通过关系办成的事,绝不能通过正当途径解决;
5.今天的中国人计较的不是不公平,而是自己不是受益者;
6.今天的中国人动辄批判外界批判他人,却很少反思自己;
7.今天的中国人普遍存在自己爽不爽没关系,反正不能让别人爽;
8.今天的中国人不为朋友的成功欢呼,但却愿为陌生人的悲惨而捐助;
9.今天的中国人不为强者的坚持而伸手,但却愿为弱者的妥协而流泪;
10.今天的中国人不愿为执行规则所累,宁愿为适应潜规则而受罪;
11.今天的中国人不为大家的利益奋斗,但却愿为大家的不幸而怒骂;
12.今天的中国人不为长远未来谋福,但愿为眼前小利而冒险。
我们知道这12种中国特色的现象应该是中华文化摒弃的糟粕,但却在今天的中国盛行;这是为什么,我们大家应该都是心明眼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