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面对心中的天使与恶魔(7月18日)
关键词:道德批判 心理研究
一大早便看到一篇题为《你未必是人好,你只是没机会放荡》的奇文,说是奇文是因为其逻辑严谨无懈可击,却又骨鲠在喉,总是感觉在哪里不对劲。
文章的部分观点是:没有经历考验的“人品”,不能放心被视为“人品”。我们很多自以为是的种种品行并没有经过可靠检验,而我们却把它夸夸其谈。
当我们远离检验的时候,我们往往高歌猛进;当我们面临检验的时候,我们往往默不作声;当我们经过检验的时候,我们往往百口莫辩。我们对自身的一些“道德判断”,与其说是一种判断,勿宁说是一种期待,甚至是一种想象。
质疑自我的目的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提升。对自身道德的拷问,旨在提示一种谦卑,一种对自身道德品行的谦卑,从而存留对社会,对人生的谦卑。
细细想来,那种骨鲠在喉的感觉,似乎是因为作者把自己置身于道德批判的制高点上,似如《圣经》中《彼得前书》所言,“就是你们众人,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倒也不是贾春宝对一切普世价值观都持排斥的态度,但我认为至少人是可以有自己的残缺的,那些残缺会伴随生命整个过程,否则假如每个人都成为圣人或者神,那么神与圣人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敬仰之处了。
其实圣人与神都是被选择性记忆与传播的,实际上他们也有见不得人之处,就如大奸大恶之人总是会有让人感动的闪光点一样。就如当今的偶像崇拜与政治选战甚至历史上的每次成功的政权更迭与未曾成功的政变,也是经过专业团队的系统策划与执行传播,与其它的商品一样,有意夸大优点,隐藏缺点,如此取得预期效果。
人通常都倾向于对自己宽容,却对别人苛刻,总是在给自己找理由的同时却剥夺了别人为自己寻求借口的权利。人最可怕的是文过饰非、巧舌如簧,其实都不过是在为自己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自圆其说罢了,所以虽然貌似无懈可击,但其实从刚开始的角度与取向就错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似乎永远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
当你倾向于指责别人“这样不好”“你怎么可以这样呢?!”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踏入泥潭了,因为评价本身原本就是圆睁双眼,吹毛求疵的,似乎一切罪责都是别人的,你作为终极审判者的角色出现,那么请问你又会接受谁的审判呢?你有资格去审判别人吗?又是谁赋予你的权利呢?你又将面临来自哪里的审判呢?
你是站在什么视角去评价别人的?当你嘲笑别人的时候,记得留下一些,因为你自己也会有时刻被嘲笑的可能性;当你指责别人做得不够好,那么也留下一些,因为你做的也未必有多好。
当你感慨世态炎凉、人心叵测的时候,别忘记你也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不管是袖手旁观还是推波助澜,都至少没有能让那局面得到改善。
人的一生就是在修行,创造并面对各种诱惑,在面对的时候,抵挡诱惑坚持自己,或者享受诱惑所带来的快感。在其中对别人的要求通常都很容易,但对自己的要求基本都很困难。
关键是你面对诱惑的态度。假如你没有经得住诱惑而犯错,就不要指责那些面对诱惑而犯错的人,假如你连诱惑都没有机会看到,那么你又有什么资格去描绘面对诱惑时的感觉呢?更不要说去批判那些没有经受住诱惑的人了。
如此我们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就如不曾富贵的人去指责富贵之人,连成为房奴的资格都没有的人,去嘲笑房奴的悲惨生活;或者在两性关系之中一直洁身自好,不蹚那个浑水的人,又何以评判在两性漩涡中的人生活状态是好是坏呢?其实每个人都有让自己最舒适的生活方式,既不能强求统一,也没有必要妄加评论。
绝大部分人认为,资格浅的人是无法评判别人的,这就进入了让人在被裹挟着前行过程中迷失准则的节奏。其实这忽视了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善恶并不会基于在世俗社会中的成就而有所改变。安贫乐道的人怎么就不能批判那些为富不仁之徒了?
你的态度决定你的处境,你的包容会让别人也对你产生慈悲。人都知道穷寇莫追,因为假如把敌人逼上绝路,就会引发敌人的绝地反击,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战斗力。假如你施以缓手,敌方将领就会成为归顺到自己麾下,听从自己的号令调遣。
每个人都希望保持或者回到那相对单纯的时代,遗憾的是我们无法回去,庆幸的是我们终将回去。每个人都必将从原本这个世界无我的状态,重新回到这个世界无我的状态。
如果站在绝对纯净的道德制高点上,我们都是残次品,因为即使在行为上没有被玷污,谁又能自诩灵魂是绝对纯净的呢?你对酒色财气之类的清规戒律,避之犹恐不及,那恰恰证明你意识到那是一种诱惑,而那种诱惑从某种角度而言是另一种尝试。
当你认为缺乏那种尝试就成为遗憾的时候,就会以更为变本加厉的方式去享受甚至挥霍。就如《水浒传》中言及裴如海和潘巧云通奸便讲过“和尚是色中饿鬼”的戏谑说法。玄奘的首席爱徒辩机禅师同高阳公主私通便是一例。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它们在不同的时候出现,就如阴阳与昼夜一样,这是需要坦然面对的。人既不是性本善,也不是性本恶,而是一张白纸,受到尘世的污染,在尘世之中走了一个轮回之后,就会发现这两面之间的差异,所以才会有忏悔与修行。
贾春宝
2015年7月18日星期六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