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周期的频次与长度是时下企业经营的纠结问题,微媒体的发展,信息无障碍沟通,企业几乎到了无所适从的地步。频次增多,周期缩短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在媒体的报道中,经常看到对创新的描述就是“催促”企业储存多周期、多方案,以更长的周期准备和更多频次变化准备适应市场需求为诉求和报道。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海尔以大企业集团创新为荣,从最初的小创新到这几年的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创客活动,都向消费者展示了其卓越的创新能力,产品花样越来越多,而相关的营业额增长的报道却并不多,也不那么光鲜亮丽。另外一个现象是,王石游学美国和英国,还闹出了红烧肉的网络笑谈,万科却是想刹车都刹不住,依然高速前进,即使去年被绿地圈地勉强超越了总量,但是,有质量的增长对于万科来说名副其实。即使郁亮承认在关于商业地产方面和王石有分歧,依然难以撼动王石给万科既定方案的优越地位。
频次是以相同物质的重复动作为基础,形象的说法就是简单重复不用思考而且振幅帧频均匀相同,这对一个有“我思故我在”的人来说,这是人操作的,又不费劲,就会感觉舒服。人都舒服了,那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呢?企业像个人一样,要活着,就要思考,或者说,她就在思考、也就是她就在工作。既然活着,这种既舒服,又在工作的状态就能产生利润;既然舒服了,干的就轻松,只是个时间问题,利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就像万科。
社会没有那么简单,浮躁的很,也可以说是从容不迫。光有数量肯定不行,因为社会有波动起伏,企业有竞争对手的挖苦心思的赶超。简单重复也只是一种假设,这是科学的假设,也是伪科学。所谓的科学就是符合一定的客观规律,在一定的时限内;所谓的伪科学,是因为没有永远的恒定的逻辑成就科学。况且,简单重复是不存在的,她也在工作,也不会只是简单重复,所谓的“简单重复”成就了其专业性,这是利润来源的科学、品牌定位的本质。
周期长度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还包括客户心理需求,以事实为基础的企业经营周期的判读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管理者主观推动变革的进行,对一个在成功周期内的企业可以适当交叉保留原有优势,既进行研发新问题,又适当保留原有优势。另外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客户的心理需求,也包括自己员工的心理反应。这需要辩证频次与周期长度的关系,原则上来说,频次多,使得周期相对“变短”;心理因素也是以“不过三”为关键控制点。(略)
另外一个理论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其实呀,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这个理论管用,人们常唠叨的也是这个意思:一招鲜吃遍天、有利无利常在行、专家与专业、定位与品牌,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人做件好事不难,一辈子只做好事就难了,等等,敢于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许真是个办法……。
杠头魏征还说过:得一而正。
张海勤 2015年5月14日, 与广州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