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落马缘何引发舆论“井喷”?
3月15日中午,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刚刚结束,中纪委就发布消息: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由此,网络便迅速掀起了一场宏大的热议声潮,并且抢占了所有媒体的头版头条,“井喷”之势几乎超过了总理的精彩表现。
有人说,仇和落马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也有人说仇和缔造了一种“官场另类”风景,不应因其落马而否定;还有人说,仇和落马则透露出了高压反腐的新趋势。众说纷纭当中,颇有一番人声鼎沸、众说不一的热闹景象。而在笔者看来,仇和落马之所以会使舆论 “井喷”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仇和是在两会刚刚结束后“落马”的。仇和是中央候补委员、云南省委副书记,他是在上午参加完人大闭幕会回到云南团驻地职工之家后被带走的。而在媒体报道的中,他头一天还在参加云南团全体会议,他在13日上午的团组讨论中甚至还从容自如的认为“我们这种体制,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应该是世界上最廉政。”但就在48小时后,他却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中纪委收了。作为第一个在“两会”期间在京落马的高官,仇和显然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更会引发舆论的诸多猜想。
其二,仇和原本就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仇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个性官员之一,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明星式的政治人物,自他从政以来,不管是在江苏还是在云南,仇和多次施行和发布一系列让人惊讶和意外的政治举措和命令,这让两种极端评价集于此人一身:有人说仇和是酷吏,有人认他如青天,有人说仇和大搞政绩工程,有人认为他颠覆了传统经济发展的思路;有人怒斥仇和“简直是胡闹”,有人鼓励他“大胆地试”并引起媒体对“仇和现象”的讨论。但一路有争议的仇和却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到他的仕途,从主政的宿迁市沭阳县委书记到宿迁市市委书记,再到仇和调任云南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几乎让人们对其个性赞许到了膜拜的地步。有媒体报道仇和说,“我是被一路举报,但是我的仕途却是一路惊喜……。”而当他参加了今年全国两会的全部过程,却在闭幕的时刻被中纪委宣布接受调查,这可能是仇和和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惊喜”吧。
其三:仇和落马引发了人治与法治的思考。主政昆明之际,仇和曾经表示,“我会有累不垮的精神,耗不尽的精力,干不厌的激情,折不挠的毅力”。而在其精力充肺的背后,则是严酷治吏的无情、强力拆迁的霸道、独断专行的任性。报道这样形容仇和,“看准的事情,砸锅卖铁也要做。”也有人曾这样调侃,“仇和手一挥,拆到东河堆,仇和望一望,拆到南关荡,拆到的不要跳,没拆到的不要笑,只是仇和没看到。”一名宿迁官员则表示,“我们早预感到他要出事,但没想到会在这一天”。准确来说,仇和是人治大于法治的典型代表,尽管他隔三差五地推出惊世骇俗的“仇式新政”、周期性掀起官场热议冲击波和媒体关注亢奋、赚足了受众眼球的公共口碑,但最终也把自己拉进了涉嫌严重违法违纪的深渊,为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增加了一个反面案例。
一向以铁腕改革著称的仇和,在特殊的时间节点被查,不免令人唏嘘。涉嫌严重违法违纪的定性,更给其政治生命划上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句号。正所谓“有权不可任性”,仇和究竟是否真的涉嫌腐败,中纪委没有透露具体细节,我们也不好妄加揣度。但仇和落马却再次发出了这样的警示:在法律法规面前任何人都不是“铁帽子王”,为官的种种假象都终难逃脱对违法违纪官员惩处的法眼。
(李吉明2015年3月16日 邮箱:liming7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