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电信联通国庆节后合并 或借鉴淡马锡模式


尚晓蒲:预计电信联通国庆节后合并 或借鉴淡马锡模式

 

     预计电信联通国庆节后合并。体制同现在的划小承包相似,基本借鉴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将基层网格单元全部承包给私人。高管仍然由政府任命,中低管可以是公务员也可以是职业经理人身份。国家只管资产不管经营。对员工的影响是以前与同行竞争以后与单位同事竞争,员工持股承包赚大钱。

     通信行业知名作家尚晓蒲认为:电联合并前市场竞争主要靠扫村摆摊送鸡送奶打价格战,合并后行业恶性竞争减少了,但内部员工为了业务发展主要靠维系靠优质服务靠提升客户满意度靠社会渠道代理商。

     国企改革并购重组有可能走新加坡“淡马锡模式”。这种模式为解决国有企业管理难、低效率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的一些核心理念和主要做法对国企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实质就是国企老总脱离公务员身份而成为职业经理人。把央企承包给私人,但私人只能参股而不能控股。

  政府有望在国内率先试行淡马锡模式的体制机制。淡马锡模式就是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的经营方式。淡马锡公司有着优质的治理模式,拥有淡马锡100%所有权的新加坡财政部在公司内部起的作用很小,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公司特殊的董事会构成,分层递进的控制方式和有效的约束机制。淡马锡模式的成功秘诀在于,政府不干预企业决策、无为而治的控股方式和完善的经理人市场。

 

   中国政府准备推动国有企业大规模并购重组

中国政府高层正在准备采取强力措施整合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向数以千计的国企发出信号,要求他们减少对政府支持的依赖并筹备好公开上市。

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让国有企业回报率提高的紧迫性越来越大。这些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既包括主导石油、银行业和其他战略领域的企业巨头,也不乏经营酒店和生产牙膏的中小型国企。不过,该整合计划可能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并使得规模已经巨大的国企进一步做大,而不是像国内外经济学家呼吁的那样降低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

知情政府官员和顾问向媒体透露,中国政府高层计划在未来几个月中发布针对超过10万家国有企业重组的整体规划。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属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领导层决心要啃国企改革这块硬骨头。

上述知情人士称,能源、资源、电信等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行业将进行整合。合并后的实体将被重组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这些公司将获得相关授权,以确保它们的经营更像商业企业,而不是政府的下属机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将被要求实现公司回报最大化,并为其中多家公司的最终上市做准备。

中国的国有企业现在已面临压力,他们被要求到2020年将税后利润上缴政府公共财政的比例从目前的15%或以下提高到30%。其中的部分上缴利润将专门用于与中国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相关的成本。上述官员称,这一新计划增加了一个新目标,即到2025年要让那些最大的国有企业的利润水平达到上市要求。

尽管中国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一再要求构建更有活力的民营领域,但以很多指标来衡量,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此项国企改革计划可能引发争议,因为该计划并未采取一些市场改革派人士所倡导的举措:其中的一项就是,该计划将大规模的私有化交易排除在了考虑范围之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称,让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国有资产的想法是好的,但不应该通过合并现有的、规模庞大的国企来实现。他表示,这只会削弱竞争。监管央企的国资委对相关改革方案不予置评。国务院总理上周在两会期间发表讲话时称将深化国企改革。他表示,要加快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但他并未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此前媒体曾报道过中国国有企业重组计划的部分内容,即国有石油公司之间可能进行并购,以减少政府官员认为的这些公司在国内市场上有损无益的竞争,从而增强这些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关的重组计划则更进一步,将并购后实体重新包装成投资公司,以便为这些公司的公开上市做好准备。

中国政府仍期待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上述国企改革计划将为民间投资进入国企提供支持,不过上述官员和顾问表示,改革计划将不允许私人投资者持有大多国企的控股权。中国官员称,政府认为,合并、改善监督、公开上市带来的约束等措施的综合作用对于减少国有企业存在的浪费、腐败和管理层失职等问题至关重要。

新加坡经纪行大华继显(UOB Kay Hian Holdings)的经济学家朱超平指出,从2008年至2012年,中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飙升了90%,至人民币25.1万亿元(合4万亿美元)。不过,根据朱超平的分析,2013年国有制造企业的平均股本回报率为11.6%,而私营同行的回报率则达到近25.7%。

在起草新的国有企业改革方案时,中国高层官员研究了新加坡国有控股公司淡马锡控股。在淡马锡模式中,新加坡政府将自身角色限制为获得分红的股东,而将日常运作交给资产投资公司按照市价聘请的职业经理人。

中国政府已通过合并现有国企开始悄然进行组建国有投资公司的试点。去年,国资委选择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中粮集团进行了试点。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国家开发投资接手了一家证券公司,而作为最大食品加工企业之一的中粮集团兼并了另一家国有食品企业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令后者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华孚的所有产权都无偿地划给了中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