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传统文化精髓(2月28日)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比较
对于同时学习并掌握汉语和欧洲语系的人,都面临中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的矛盾与冲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即使语音语法词汇这样的要素基本功再扎实,在实际交流的时候都会鸡同鸭讲,事倍功半。还有那么多喜欢并研习汉语的老外,如果不能体会到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总是停留在皮毛层面。
每个对比较文化有兴趣的人,都向往达到林语堂的那种“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造诣与境界,将近20年交情的老朋友,提起他在美国的女儿,在东西方文化的兴趣、爱好与潜质的时候,贾春宝也建议他引导她朝这方面努力。
所谓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不单纯是语言上的对比,节日上的对比,制度上的对比,更多的是在思维方式,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对比。而这种对比首要的是基于地利特色上。
根据常理“水往低处流”,而中国的地形又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历朝历代的战争,莫不是从北部向南部打,从西部向东部打,更容易取得胜利,任何一个政权,不管是偏安于东南还是西南,最终都免不了国破家亡的结局。
中国历史上,比如战乱、建都以及讨生活的时候,一直都没有间断移民,除非诸如朱棣主动从南京迁都北京,其余的,不管是二周、两汉、还是如大唐那样的两京,北宋与南宋,莫不是有北向南,西向东迁徙的趋势。
战乱之祸会让人无奈地离乡寻找容身之地,但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又让人不由得会有落叶归根之感。“死无葬身之地”是最大的惩罚,但提到葬就不能不提祭祀。
人之值得欣慰的是衣锦还乡,封妻荫子,所以更为注重乡土人情。数典忘祖是最为让人汗颜的,被后人祭祀也成为人之终生梦寐以求的。对君王的忠,对父母的孝,对兄弟姐妹的情,对朋友的义,以及对天道坚持之侠,都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中国人讲究“父母在不远行,行必有方”,当父母去世,即使作为股肱之臣,都要辞职回家丁忧,而现在我们宣扬的是为了准备很重要的比赛,或者无法分身的工作职责,连远方父母去世都无法去处理后事。这可以说是对中国式的伦理观的颠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
说到艺术范畴,当今有一个趋势,从行为艺术到绘画艺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袒胸露乳的形象,甚至有专攻春宫画的画师,热衷于人体艺术,甚至到达让人不由得有淫荡的联想,贾春宝个人认为,这是有违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
为什么画家都喜欢画裸体的?通俗地理解,大约是艺术家的心中更倾向于追求自由、放纵的宣泄,但为什么现实中又都要穿上衣服呢?美丽的东西是值得羞愧的吗?或许美丽的东西都是充满邪恶的力量的。
以裸体为美,基本都是西方的观点。西方的人才会崇尚自由,你说是淫荡也好,说是淫秽也罢,说是痛苦也好,说是享受也罢,其实都是一件事。
油画是西方的,比如希腊罗马神话,比如亚当夏娃,都把两性关系说得很美好,即使基督这样的私生子都会被当成神一样地膜拜,这是西方的观点,东方人只会认为床第之事最好是不要宣扬,要隐晦的。东方人更喜欢通过对自然与动植物吟咏的方式来抒情,所以也就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
两性之间的事情,西方是张扬的,是公开的;东方是隐晦的,是尽量不让人看到的。拿结婚这件事来说,中国人认为是传宗接代,繁衍子孙,是神圣的,是两个家族的事情,而西方呢?认为那就是xx,是两个人的事,你情我愿,别人都无权干涉。
因何我们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因为我们引进西方人的文化什么的,思想改变了?——把这个问题理清楚了,对于历史、地理、文化、甚至政治经济等问题,都可以搞明白了。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以理性与约束为主导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以袒露和裸露为美的,而是以含蓄为核心;含蓄的人基本都闷骚,但闷骚的人有内涵,闷骚的人有沉淀,闷骚的人更喜欢有思想深度的表达;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刚好相反,是以放荡不羁与感性奔放为主导的。而个性张扬的人,虽然吸引人,却是浮躁。
中医的原理基本都来自阴阳五行,是整体。西式是把一切打碎了,分析其构成。西医的原理是结构性的,也是解构性的,只有西医,才分出器官细胞、甚至质子中子电子,甚至纳米。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截然相反,不是这样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素来是浑沌状态,然后一画开天,分出阴阳两仪,然后是四相,然后有天道,有人伦。需要敬天法地有良知,才能名正言顺做事情。
贾春宝
2015年2月28日星期六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和讯网专栏 http://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