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带来的营销启示(五十三)


 小故事带来的营销启示(五十三)

                                    魏长永

本地的竞技街上坐落着三所重点学校,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都有,能有孩子在此上学,是家长的骄傲。大街两旁的空间几乎全被各类补习班、特长班占领。办班的商家赚的不亦乐乎。老孟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在路旁楼上,从中介手中租下几间房子。

眼看着就到了发财的时机,偏偏找不到辅导教师,确切说,是找不到好的辅导老师。老孟是明白人,经过这么多年的洗礼,辅导班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家长不怕花钱,这儿承载的是两代人的希望。孩子除了在课堂这条线上赛跑,还要在辅导班竞赛,尤其是在课堂上没有学好的孩子,更需要在此补足。特长班一样,有了特长,就能进一流大学,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老孟每日电话、网络、广告找寻辅导老师,就是没有合适的。好不容易联系到一位,给出的时间段,晚上十二点到早晨六点有时间,其余时段在其他辅导班。这不是胡扯吗?不睡了?还有一位,倒是时间段合适,就是属于非师范专业,不大对口,竟然张口就是月薪一万元,还要求包吃包住和其他待遇。这个也聘不起啊。

老孟租来的房子价格非常高,没有老师,就这样一天一天交着费用,心急如焚,不得不主动跑出去寻找老师,留下媳妇待着,接待以便有看到广告上门的老师。

老孟媳妇也没闲着,看到楼下有送孩子的家长,就主动邀请来楼上,央求人家帮忙介绍辅导老师。家长都是等孩子学习的,反正没事,也乐意找这么一个地方闲聊。老孟媳妇少不了茶水伺候。半个月下来,老师没找到,光是茶水费就搭进去不少。看看每天的房租,心疼得要命,不得不拉下脸来,收取家长的茶水费钱。家长们有了交流孩子学习经验的场合,不在乎这点小钱。

老孟招聘辅导老师,天天无功而返。媳妇这边伺候家长闲聊,忙的脚不沾地。

辅导班办不成了,老孟干脆给媳妇帮忙,办成了专业的茶楼。白天供应茶水,等候孩子的家长来此闲坐;夜间供应咖啡,谈事的家长老师喜欢这儿的方便。挂了一个牌匾:等候时光。旁边是两个图画,一个是茶壶,另一个是咖啡杯。

老孟的辅导班老板职位没有做成,反过来给媳妇的茶楼打工,确实赚钱。

营销启示:

第一 直奔着赚钱去的路上,往往挤满的不是钱,而是人。相对的容易变成了困难,因为总有相对稀缺的资源,变得一时昂贵。

第二  第一需求如果强势的话,一定会派生出第二需求 ,一样是赚钱的机会。

第三  出乎预料的事情总会存在,不在等待中,会在积极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