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缘何给红白喜事设“杠杠“?
前有媒体曝出陕西省大荔县许庄镇执行“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度”一事,称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有村干部将“制度牌”挂在事主家门外,告知亲戚朋友并非事主小气,而是村里有规定,每桌酒席费用不得超过300元。(10月29日《京华时报》)
“给红白喜事设杠杠”,表面上看是一种权力错位,是公权对于私权的干预;而实质上则是切中时弊的有益之举,是重塑社会文明的必要手段。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人情消费”持续攀升,互相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愈演愈烈,从而使中国文明陷入了僵局,社会风气走向了无序,重塑文明成为了必须。
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之一。特别是在依靠道德自觉已然无效的情況下,政府就必然会通过法律﹑公约或者强制性的方式予以规范。这固然是一种倒逼机制,但更是一种有效途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根除奢靡之风、倡树新风正气,设若没有公权的干预、没有相应的强制力,恐怕是很难凑效的。
(李吉明2015年11月3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