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妍琋:日内交易提醒,原油依旧承压
周一(10月19日)良好的美国房市数据和联储官员年内加息的鹰派言论支撑美元走高,原油方面,中国GDP显示经济增速放缓,限制原油需求;伊朗解除制裁后更多原油进入油市;加之汽油价格大涨以及OPCE会议不减产的预期,原油价格周一大跌4%,后市依旧承压。
自上周以来,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为年内加息辩解,这使得美元指数摆脱了此前因疲软数据而录得的跌势。本周还有众多美联储官员等待两项,周二美联储主席耶伦、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美联储理事鲍威尔,都有可能发表重要讲话,投资者要密切留意。
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一如市场预期跌破7%,创下六年半以来最低值。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增强了市场有关能源需求前景的担忧情绪。
中国政府在周一早些时候公布报告称,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速度为6.9%,这一数据加重了市场有关身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情绪。周一公布的其他经济数据则显示,投资和工业生产的数据也令人失望。
在今年夏天,有关中国经济健康性的忧虑导致大宗商品市场遭遇重创,其中原油价格触及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的原油消费量在全球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为12%左右,仅次于美国。
市场仍然担心取消伊朗制裁后伊朗原油出口对全球供应的冲击,这也施压油价。伊朗的核谈判代表周一表示,有希望伊朗同西方大国年底前实施核协议。
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当日表示,伊朗需要尽快重新占领市场份额。伊朗在制裁结束后,2个月内可增加石油出口50万桶/日,半年内增加100万桶/日。欧佩克应进行减产以管理市场。伊朗提高产量无需欧佩克同意。
尽管全球原油市场早已陷入供应过剩的状态,但欧佩克成员国仍旧一直都在以较高的水平生产原油,目的是保护和获取市场份额。欧佩克的整体产量配额上限为每日3000万桶,但其实际产量一直都高于这个上限。
周二(10月20日)亚洲时段,投资者主要关注来自中国市场的情况,周一略好于预期的中国GDP数据提振风险资产短暂上扬,而接下来中国市场如何表现值得投资者期待。除了中国市场的情况,投资者还要关注澳洲联储纪要,该纪要会对澳元有短暂影响。
欧洲时段,投资者需要关注几项来自欧元区的数据,德国PPI、欧元区经常帐和直接净投资,在欧洲央行会议前预计欧元区数据可能对市场影响有限,而更多影响市场走势则是欧洲央行会议鸽派的预期。
纽约时段,市场迎来两项美国房市数据的考验,数据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美元的走势。接着投资者还需要关注美联储官员的讲话,其中包括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美联储理事鲍威尔。另外,美联储主席耶伦和劳工部长佩雷兹还将参加一个活动,耶伦和佩雷兹又在暗中商讨什么勾当,佩雷兹又如何篡改非农数据配合耶伦政策,这点我们或许可能通过这两人在活动上的细节来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