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经济学既需要阳春白雪,又需要下里巴人。
222.经济学家必须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两条腿走路。
223.经济学从来不提供任何答案,只是充当获得答案的桥梁。
224.经济学界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不应该厚此薄彼。
225.中国的希望不仅仅在于英明的领导,而且在于觉悟的民众。
226.经济学也许就在无所不能与百无一用之间。
227.经济学既强大,又脆弱。
228.不问己运问国运,泱泱中华岂无人???
229.天下栋梁何其多,时不我与复奈何???
230.顺应时变,知晓进退,幸福就会步步紧随。
231.三十年改革开放表明,解放老百姓的自由之路需要坚定走下去。
232.在真实自然的增长轨道上,中国经济发展才会更健康长久。
233.经济学与其他学问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构建幸福。
234.理性的人民可以创造一切奇迹,只要给予自由。
235.学者都有独立的梦想,但是付诸现实非常难。
236.抬轿有抬轿的自在,坐轿有坐轿的风光。
237.聪明一半,糊涂一半,人生方可圆满。
238.聪明也罢,糊涂也罢,都不是孤立生长的事物。
239.如果游离于世界潮流之外而凸显特色,中国崛起将孤立无援。
240.让不同观点充分竞争和激烈碰撞,是探索真理的序曲。
241.面对异质思维,决策层必须还以耐心和雅量。
242.好的ZF就要在“服务好,不扰民”上下足功夫。
243.ZF无约束,市场无边界,迟早要翻车。
244.话到嘴边留三分,才堪大用唯谨慎。
245.人生方向,只有自己艰苦摸索才会享受愉悦。
246.努力向前冲,才能找到发挥自己的好平台。
247.如果是好的制度,几乎人人如鱼得水。
248.我是人大经济论坛的义工,始终坚持“自愿.利他和不计报酬”的精神!!!
249.能够使ZF作出科学决策的经济学家最幸福。
250.缩头夹尾寡心欲,可保平安度一生。
251.中国的盘子非常大,往往强调稳定性而忽视灵敏度。
25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是中国未来的必然趋势。
25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乎是稳定性压倒一切的发展模式。
25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居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发展模式。
255.市场经济是灵敏度远远大于稳定性的发展模式。
256.计划经济是稳定性远远大于灵敏度的发展模式。
257.现代社会应该提供每个人根据自身兴趣而发展的机会。
258.个人的创造性被坏的制度所抑制,是民族之大不幸。
259.ZF市场社会要齐头并进,不可偏废。
260.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要实现ZF主导到市场驱动的彻底转型。
261.中国陷入“斯蒂格利茨怪圈”而无法自拔,直接与ZF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262.写文章,要力求下接“地气”和上达“天听”。
263.中国走向世界,千万不可有成为世界一极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