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点论重现江湖 A股即将见顶?


 随着A股市场呈现一波又一波的疯狂逼空走势,万点论又重现江湖。最近,国信证券抛出研报,毫不吝啬的指出上证指数最高将摸至万点。国信证券的逻辑是这样的,本轮牛市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投资者信心恢复推动的市场行情,股指修复确立牛市格局,第二阶段是基于经济良好的增长阶段、实体盈利的回升,从而形成第二波行情。

无独有偶,就在去年年底,国泰君安举办的2015年投资策略研讨会上,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建议,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应增加股票和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降低房地产类的资产品种配置比例,卖掉房子买股票,上证综指将上一万点。

平心而论,自去年7月以来,沪指便开始猛烈上涨,全年涨幅超过53%,这的确让很多人士感到震惊。对于这波大涨行情,专家们都认定是杠杆上的牛市,当然也有机构投资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有新一轮的牛市,而经济的新常态必然会缔造新一轮牛市,股市天量成交额已经有力的证明了这一切。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2015年的牛市来的比2006年更猛一些。

面对股指的“万点论”重现江湖,笔者奉劝投资者权当茶余饭后的笑料,因为回顾券商2014年以预测,就会发现券商们都测不准市场,有时甚至会成为反向指标。2014年初,券商预测集体悲观,银河证券甚至发布“指数已死”的看空研报,称2014年是本轮改革的初始阶段,所以不会有大牛市。而空头司令安信证券,则建议投资者在2014年整体降低仓位,以防御为主。那么本轮行情上指综股指真的会跨过“一万点大关”吗?我觉得不可能。

首先,券商抛出“万点论”,A股指数便难道见顶魔咒。事实上,“万点论”在A股历史上并不鲜见,自2007年以来包括机构、股评人士、市场名嘴等均抛出过此论断。有意思的是,一旦高歌A股将上万点时,A股就出现大幅下跌,“万点论”竟成了股市的反向指标。

2007年沪指创出6124高点的历史纪录,众多市场人士高唱A股很快冲上万点。次年10月,沪指暴跌一度探底至1665点。20111月,“名嘴”赵笑云和东北证券再次抛出万点论,纷纷唱多后市,结果当年A股大跌22%,表现熊冠全球。但斌也在2011年、2012年都抛出过万点论,但在2013年沪指最低跌至1849点。

再者,股指很难长期摆脱基本面的牵制。这次国信证券提出,经济新常态必然会缔造新一轮牛市。但是指数的上涨,是要基于上市企业业绩的同步上扬,这就是管理层所期望的、健康的慢牛行情。而目前国内经济正处于调整期,最新PPIPMI、进出口指标都呈现实体经济的艰难,各行各业的盈利环境正趋于恶化。所以基本面并不支持股市将来会有太大的上扬空间。

此外,本轮行情之所以能在半年内涨幅超过千点,都是两融杠杆门槛降低有关。去年8月底,部分券商将两融业务门槛调至零,这就意味着普通散户也可以通过融资途径买入股票。于是,随着行情的展开,在去年年底时融资规模突破了万亿大关(7月份融资融券的总规模也仅有4000多亿)。过度的使用金融杠杆只能使股市出现暴涨暴跌,吃亏的还是中小投资者。期盼股指单边上扬一下涨到万点,这根本是痴人说梦。

其三,股市向好,IPO将加快步伐,并不利于A股继续疯狂下去。进入2015年,证监会下发了20家公司的IPO核准批文。如今,这20家公司都已公布了具体的发行计划,若加上去年推迟上市的春秋航空和宁波高发,那么本周将有多达22只新股进行网上申购 ,单周申购数量创下A股历史之最。毫无疑问,如此大规模的发行必将给A股市场带来极大的资金压力。

更要命的是,2015年被管理层定为“注册制元年”,这就意味着股市大扩容将正式开始,此举无疑对A股市场的资金面影响甚大。注册制通俗点讲就是管理层将原来由专家组审核IPO,改为将审核权力下放到交易所或券商这一层,由交易所或券商来对拟上市企业发布的信息进行真伪认定。而证监会将回到监管者的角色。注册制对于拟上市企业来说是天大利好,但对股市资金的分流却十分明显。

最后,A股市场的制度建设需要完善,凭空乱喊“万点论”不切实际。当前A股市场存在着深层次的制度问题,除了上市公司吝啬分红、退市制度尚需建立之外,部分机构也在暗中行使操纵股价、内幕交易、老鼠仓等卑劣行为。去年年底,证监会严打操纵市场行为,18家上市公司遭调查。所以A股市场离开成熟股市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在这期间股指很难维系长期牛市的格局。

此外,本轮股市疯狂上涨的主力军耐人寻味?其一,字头的大盘绩差股。包括中国远洋、中国铝业等业绩亏损的股票。特别是中国铝业,在本轮行情中上涨77%。这种对亏损股的炒作明显属于垃圾升天。其二,钢铁、有色、煤炭、玻璃、氧化铝等产能过剩板块,被轮翻恶炒。这种炒作明显是背离基本面支持。其三,市盈率高得离谱的股票被恶炒。不少股票的市盈率达到了80倍以上,甚至100倍以上,云煤能源的市盈率则在千倍以上。显然这轮行情就是主力机构胜利大逃亡,根本不想也没能力长期维持这轮疯狂牛市。

A股市场要步入长期牛市,离不开股市生态环境改善、上市公司业绩向好,更离不开投资价值的回归和管理层倍加呵护。若仅仅靠全民加杠杆推升的大牛市,不要说涨上万点不可能,就连眼前的上涨行情都难持续维系。股市万点论,只能是一个大笑话,是机构投资者博人眼球之举,而投资者也切不可举倾家之财买卖股票,盲目听信券商的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