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加杠杆背后存在着啥隐忧?


 上周五(19)国内股市的疯狂表现,让很多资深人士直呼看不懂。当天,在短短4小时上海综合指数先狂升4%,一度摸到3400点以上,然而马上又从高位猛跌4%,最终还是以绿盘报收。上证综指如此疯癫的表现,即展露出其峥嵘面孔,又给大家上了一堂风险教育之课。

自从去年7月份以来,A股指数已大涨53%以上,彻底摆脱了全球主要股市垫底的恶名,并且在短期内如此快速涨幅令世人为之震憾。股市大涨并非得益于经济面的向好,而是A股的生态圈发生了根本改变。去年8月份后,融资融券的资金门槛已从50万元到10万元,再到几乎零门槛,这才是造成这次股市大涨大跌的根本原因。

根据《证券日报》报道,当前上海及深圳两股市约有279万名融资融券者,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44%。可以说,有这样一批杠杆化的投资者群体,有这样高的融资量,要把国内股市炒得让专家们都看不懂,根本也不会是难事。但是在现在全世界去杠杆的时代里,过度让中小投资者动用资金杠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首先,在当前的超级牛市中,中小投资者为了扩大收益面,往往喜欢加入到加杠杆的队伍中来,而各大券商除了收取不菲的佣金之外,还可以坐享融资杠杆的高利息(融资融券的利息都在8%以上)。但若股市的趋势开始掉头向下,中小投资者深套其中(被强制平仓),就会有倾家荡产的风险。如果在此之前,中小投资者输钱大不了是输自己的,而现在通过融资加杠杆形式被套(或强行平仓),那亏损面就会被成倍放大。

去年底,证监会发言人邓舸也明确表示,“希望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尊重市场、敬畏市场,牢记股市有风险”。为此,部分券商亦上调了融资融券标的保证金比例。而笔者觉得,融资融券的门槛和保证金比例不应设得过低,因为让中小投资者加杠杆要千万慎重,否则万一输得倾家荡产,则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再者,全民炒股杆杠化会引发股市的暴涨暴跌,不利于国内股市的稳健的慢牛行情。去年下半年以来,券商融资业务杠杆水平迅速提高,融资融券余额出现爆发式增长,截至1230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再度刷新历史新高,高达10063.33亿元。若本轮行情突破转折点724日作为基期计算,彼时融资融券余额仅为4346.27亿元。而在缺乏基本面配合的情况下,靠融资融券形式拉起的股市涨得飞快,同样跌得也会相当惊人。

就在129日,上证指数当天波动超过200点,这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课。当天129日上证指数日内最高突破3090点,收盘价收于2856点,较最高点下降了7.6%。沪深两市成交1.26万亿元,全天近200只股票跌停。而当时融资融券的余额仍维持在9000亿元以上的高位。实际上,融资杠杆就是一把“双刃剑”,乐观行情下融资能为股市带来更多的资金来源,若行情出现逆转,必会给市场带来深重的灾难。

最后,两融规模爆发式增长,给机构投资者拉高出货的绝佳契机。很多中小散户均表示自己赚了指数不赚钱,有些买了小盘股的人甚至还亏钱。这主要是本轮行情上涨的都是券商股、银行股,就是机构投资者通过融资杠杆拉抬权重股的方式来抬高指数,并将手中的大量蓝筹股筹码减持。去年11月底以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超过116亿元的个股分别是金融股中的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兴业证券和浦发银行,而这些金融股都是机构投资者暗中不看好,急迫想高位减持的筹码。

近日,有媒体透出,民生银行原副董事长刘永好旗下的新希望投资公司于去年1226日以每股均价10.8元,减持1.854亿股民生银行A股,套现约20亿元。减持后,刘永好持股占民生银行股本的比例由8.38%下降至7.69%一边是机构投资者对大盘蓝筹股进行减持,另一边是中小投资者纷纷通过融资杠杆,进入银行、券商、地产等板块接盘。

在当前国内经济、楼市都在去杠杆的情况下,A股市场却在加杠杆,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适当的动用杠杆,有利于股市的活跃度。但过度的使用资金杠杆不仅会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灾难,也不利于A股市场的行情的展开。更可怕的是,A股在加杠杆之后,却成了机构投资者拉高减持筹码的绝佳契机,而去接盘的却是无辜的中小投资者。倘若证监会真想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就应该让股市去杠杆,以防止A股市场过度的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