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三军采访村官李连成


只有刁难的群众支部书记,没有刁难的村民”
            记全国第一个“村级市”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
                                  (作者:魏三军 
(左边为本刊工作人员魏三军,右边为西辛庄党支部书记李连成)
豫剧《村官李天成》以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为原型创作,讲述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李天成从县城回村担任村支书带领群众致富的故事。他领着群众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使一部分人富了起来。后来,为了实现全村人的共同富裕,他克服重重阻力,在工厂扩建之机实行扩股,实现了家家有工人,户户是股东的共同富裕目标。该剧曾三度进京公演,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
2013,以西辛庄党委书记李连成为原型,由著名编剧杨海波编剧,中青年新锐导演鲁坚执导,国内知名演员范雷、卢映、董娉主演,央视六套和濮阳县委宣传部联合拍摄的电影故事片《卒迹》在濮阳县西辛庄村进行首次试映。电影《卒迹》片长西辛庄党支部书记李连成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七大主席团成员,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等国家级的荣誉。
 
     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
西辛庄村办公楼门前,矗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李连成手书的九个大字―――“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旧时代清官唐成的座右铭,当记者问李连成如何做好一名好干部,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李连成说得好:“就得能吃亏!2012日上午,全国人大河南代表团分组讨论会在北京河南大厦举行,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说,从当上村官那一天,他就向全村的父老乡亲发誓:如果我喝了群众一盅酒,就割了我的舌头;如果乱花群众一分钱、吸群众一支烟,就剁掉我一根手指头。多年来,李连成带领全村  李连成说,他将一直吃亏下去。据我了解,你们村现在人均收入已经  接着卢展工点唱,李连成现场演唱《吃亏歌》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
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就有权威;
当干部就应该常吃亏,常吃亏才能有所作为;
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能有人跟随;
能吃亏、肯吃亏、不断吃亏,工作才能往前推;
常吃亏、多吃亏、一直吃亏,在人前你才好吐气扬眉;
吃亏吃亏能吃亏,莫计较多少赚与赔;
吃亏吃亏常吃亏,你永远不会把包袱背;
吃亏吃亏多吃亏,吃亏吃得众心归;
吃得你人格闪光辉!
这就是李连成的《吃亏歌》,唱出了一名好干部的责任、无私、奉献,唱出了一种坦然,一种达观,一种超越。当干部能吃亏,不仅是做人的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睿智,一种境界。
                        吃亏也是生产力
李连成对本刊记者说,吃亏不但能赢得村民尊重和信任,常吃亏也是生产力!
  吃亏也是生产力,1991年,李连成为号召村民种植蔬菜,主动把自家的3座大棚无偿转让给3户贫困群众。
  吃亏也是生产力,1996年,西辛庄办股份合作制企业,但有两户凑不够钱,李连成就多拿出6万块钱:“我这6万不参与分红,赚了算人家的,赔了算我的。”
  吃亏也是生产力,1997年,为了让更多的群众都参与企业分红,李连成说服其他12户股东把价值200多万的工厂以68万的价格转让给了村集体。
  吃亏也是生产力,1998年,西辛庄搞新村建设时,李连成说:“我是村支书,好地方先紧着群众挑,没人要的给我。”最后,他选择了村南的一个臭水坑,光垫坑就花了1万多。
  说起李连成吃亏为民的事,村民李连兴感慨地说:“从这些事上,全村人都看出他的公心,认准选李连成当支书没错,跟着他干,心里踏实。”,结果在李连成的吃亏精神带领下,西辛庄成了现在闻名全国的富裕村。
        只有刁难的支部书记,没有刁难的村民
                     (西辛庄村貌)
当一名好干部说起来好说,做起来难。刚当村支书那几年,李连成的亲兄弟们不理解。他们觉得哥哥当了村支书,还带领大家富起来了,他们就应该多沾光。但李连成却放出话说:想沾光,没门!为此,兄弟之间没少干架,甚至有几次李连成还挨了亲兄弟的拳头。
采访中,说起弟弟打他的事情,李连成眼眶多次出现湿润。但他说绝不后悔。因为他认为只有刁难的支部书记,没有刁难的村民。
1998年,西辛庄搞新村建设,村里规定最多只能盖2层高,结果很多村民就有意见,因为他们认为生活富裕了就要盖高点,李连成当时就第一个站出来盖2层楼并比村里规定的楼高低25公分,结果大家都非常感动,统一盖起了2层楼的西辛庄新村。
他无私的精神不但感化了村民也感化了他的家人。2012年,西辛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征用他三弟李连东的厂房用地。按照政策,李连东能得到30万元的赔偿。一开始,李连成拍着胸脯表态:“没事,三弟,搬吧!给人家赔多少,也给咱赔多少!”但搬迁完了,李连成笑嘻嘻地找到了李连东:“三弟,跟你商量个事儿呗!你看咱村现在搞社区建设,到处用钱,你那个赔偿款就免了吧!为了大家伙儿,咱再吃一次亏吧!”
“要搁以前,我早跟他闹翻了。但这几年,跟着他也学会吃亏了。俺知道他这么做也是为了村里的发展。”李连东说,“我二哥经常说‘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到俺这里就是‘当干部的亲属也应该能吃亏’!”
 
  2006年,西辛庄群众大会一致通过,与周边东辛庄、郎寨、后郑寨等26个村结成“帮扶对子”,不仅帮助这些村选上致富项目、安置剩余劳动力,还吸收其群众入股。
“俺村的群众享受的待遇跟西辛庄一样!”东辛庄党支部书记李爱林神采飞扬地说,“谁家看不起病了,人家西辛庄民生医院听说后就派车接走了;新农合报销以外的费用医院承担!”
                    (西辛庄村民生医院)
除此之外,周边村群众入住西辛庄益民社区,每人每月还免费使用7度电、6方气、3吨水。仅此一项,西辛庄每年就要贴补上百万元。
李连成告诉本刊记者说:“当年我穷的时候,父母被别人打过。但我现在富了我要告诉他们不要怕,我富了照样对你们好!”,李连成总结说:“只有刁难的支部书记,没有刁难的村民,只要村支部书记不刁难,村民就不会刁难。”
李连成的梦想“西辛庄市”
  
2012年5月8日,李连成做出轰动全国的决定,改村为市, “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市(筹)”正式挂牌,被媒体称为“中国首个村级市”,结果也为他和西辛庄惹来众多争议。“挂牌当天,领导基本没来,但反对的媒体来了不少。李连成说“我们这个市,并不是行政上的城市,而是代表村民的一种城市梦想,也就是让村民们在自己村里过上城市一样的生活。我们没有公务员,没有相关的行政机关,而且后面有个‘筹’字,并不违法。” 其实我就想让西辛庄村民过上城市的生活,他还告诉本刊记者说:“西辛庄村民的梦想随着时代在变,改革开放前是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解决农民的上学教育问题,然后是身体健康和看病就医问题,而现在的梦想是在家就业不再是去城市打工并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西辛庄引以为豪的城市条件:全村960亩耕地,172户,54名党员,西辛庄村是河南省生态建设示范村,并荣获河南人居环境范例奖、被河南省建设厅评为“中州新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了一系列的国家级荣誉,它还是“全国法制建设示范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工商旅游示范村”,目前,西辛庄村已建成电光源工业集聚区,入区企业16家,其中台资4家,安置劳动力1.2万人,2013年实现产值18亿元,户户建起205平方米的别墅式住宅楼,街道全部硬化、排污、水电气供应等设施一应俱全,投资35万元建成文体广场,投资3200万元建成西辛庄市教育园区,投资9000万元建成全市一流的民生医院,投资500万元建成了劳动技能培训及综合服务中心。
如今,西辛庄在李连成的带领下,已建成千万元以上企业20家,形成了电光源、畜牧养殖、纺织等产业集群,固定资产18多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0元。
                            (西辛庄教育园区)
在李连成同志的带领下,西辛庄村的群众,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凝心聚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转化管理模式,迅速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产业规模,并与时俱进,升级改造集体产业经济,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个昔日的贫困村,建设成为了一个闻名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村貌建设得到改善,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为全国建设新农村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模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