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乐的十大战略(十)
10、创新战略
在饮料行业,可口可乐是市场领导者,百事可乐有两种战略可供选择:一是参与竞争,做维持市场份额基本格局不变的追随者;一是向市场领导者发起攻击,做夺取更多市场份额的挑战者。20世纪40年代以前,百事可乐是追随者,生存都不能保障,举步维艰,难以为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百事可乐勇敢地成为竞争的挑战者。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双雄战”中,百事可乐令人称道的是勇于挑战的勇气和市场竞争的创新战略。
首先,百事可乐不畏强梁,敢于作竞争的挑战者。任何貌似强大的对手,总是“有懈可击”的,总会有疏漏之处,总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总有可能犯错误,作为挑战者就要善于找到对手的“疏漏”和“不周”,利用对手的错误,将它击败。可口可乐曾犯过“改变配方”的严重失误,百事可乐趁机发起猛攻,曾使可口可乐损失惨重。另外,任何强大的市场领导者,总会留下“真空地带”,总有“鞭长莫及”之处,作为挑战者只要积极开拓,总会有市场、有消费者的。关键还是“战略上要藐视它”,要有挑战的勇气和胆略。中国的企业与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相比,确实实力相差悬殊。但是,竞争是不可回避的,做追随者是难有出路的,我们必须学习百事可乐的精神,勇于面对世界级强手,敢于做竞争的挑战者。
第二,要学习百事可乐的竞争策略。实践证明,创新是竞争挑战者的利器。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是创新能力。创新可以使弱小企业形成与大企业的差异。迈克尔·波特指出:“很多经理人认为竞争就是达到最好,于是总在通过找到某种最佳的方式来赢得竞争。实际上,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种最佳方式,因为很多的客户有各种不同的需求。好的竞争方式有很多种,有很多提供价值的方式。有一种关于竞争的想法更加有用:如何能够做到与众不同,并且以这种方式提供独特的价值。这种竞争方式为顾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产生与众不同的差异。在竞争中,打价格战实在是下下策,打创新战才会有出路。我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的“音乐广告”、“体育广告”的始作俑者,正是百事可乐,是百事可乐的创新成果。
第三,找准市场定位是竞争取胜的关键。百事可乐的挑战是从艾尔弗雷德·斯蒂尔发起的第一战役开始的。实质上,第一战役是百事可乐的“强身健体”,提高质量,改变形象,做好向可口可乐发起攻击的准备。第二战役才是“真枪实弹”的挑战。百事可乐在充分分析市场构成和消费者的状况之后,确定把“美国新一代”作为“目标顾客”。可口可乐的“诉求点”是“愉快、欢乐、健康”;百事可乐的“诉求点”定位在“创新、年轻并富有活力、新一代”,这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极具号召力。这就形成了明显的“差异”,从而打破了可口可乐的一统天下,满足了广大青少年对碳酸饮料的强大需求,发掘了未来巨大的购买潜力。如果百事可乐不是在创新中追求定位的“差异”,只是追随在可口可乐之后亦步亦趋,那么百事可乐将永远是个失败者。我们许多企业竞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找准市场定位,没有定位的“差异”。如何找准定位,关键还要从为顾客提供“可感知价值”入手,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物质的、心理的需求。
第四,开阔思路,开拓销售渠道。无论多么强大的竞争对手,都不可能把全部市场都占领了,总会留下“真空地带”。市场是无限广阔的,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经营思路一定要开阔,不要与竞争对手争“一城一地”之得失,要设法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开拓新的市场。百事可乐占领了可口可乐许多的“真空地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降低市场进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两败俱伤的局面,还可以在大片地区形成垄断。
百事可乐的崛起,为竞争挑战者和竞争中暂时处于劣势的企业提供了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