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兴义行(7):万峰林


贵州兴义行(7:万峰林

2014年7月31日。

从兴义市区可以乘坐十九路公共汽车前往万峰林。

因为终点站叫做“万峰林景区(万佛寺)”,我们想当然认为景区入口就在终点站。终点下车之后,看不到任何景区入口的标识。可以远远看到对面高山崖壁上一个巨大的山洞,山洞里一座巨大的佛像,于是循着音乐前往。在悬崖之上的佛像前转了一圈,感觉到一种久违的宁静。悠扬的佛教音乐,优美的男女声合唱的“大悲咒”,让人沉醉。因为走错路我们才来到万佛寺的,但这一来却收获颇丰。

我们头天就在网上买了万峰林景区的门票,现在却无门可入。经打听,景区入口在终点站之前好几站的将军桥,只得乘车回去。在将军桥下车,还是看不到任何景区入口的标识。走错了一段路,再打听,终于找到。取票的时候,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售票员小伙显得懒洋洋很不耐烦的样子,他将双脚登在桌面上,斜着眼,一幅爱理不理的样子。那种派头,仿佛他不是售票员而是董事长。门票八十元,游览车四十元。我之前看过一些攻略,说游览车没有多大必要。检票员动员我们坐游览车,说整个游程有十七公里,不坐游览车游不过来。我再次拒绝。旅行的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最好还是更多依赖自己的身体资源。再说,游不完全程,我游半程或者半半程有何不可。

游道安排在东面山坡上,而真正的景区就是对面的山峰、村庄、河流和农田。万峰林景区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平地之上,耸立着一座座不高的山峰。所谓万峰林,指的就是无数山峰的森林。据说徐霞客当年也来过这里,留下“天下名山何其多,唯有此处成峰林”的佳句。近些年万峰林被开发成旅游景区并形成影响,可能与摄影有关。从东面山坡的游道上,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确实可以捕捉到对面山峰、村庄的独特而美妙的画面。我们选择步行是正确的。万峰林景区的游道比较平坦,而且沥青路面具有很好的防滑性,因此非常适合步行。步行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自由选择走走停停。虽然坐游览车也可以停下来观赏和拍照,但那种方式的收获是断断续续的,是凌乱而模糊的;而步行游览的收获是连续的,清楚的。实际上,万峰林景区最有价值的,也就是开头三四公里。剩下的十几公里,仅仅是在山上和田间瞎转而已。我们一路走一路看,看了八卦田,就往回走。来回行程大概七八公里的样子。

万峰林对我来讲没有太大的旅游价值。对于出身于大山之中,从小与大山打交道的我来说,万峰林实在很平常。说实在话,我家乡的山水要比这里更加雄伟壮观,更加多姿多彩。于是在回程中,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万峰林景区凭什么收八十元的门票?门票的价格是应该与景区建设有关联的,因为门票收费可以理解为是对投资建设的一种补偿。就万峰林景区的情况而言,我以为旅游公司所做的有价值的工作,就是修建了一条观光道路。这样,景区可以收取的费用应该仅仅与道路投资收益及维修有关。也就是说,万峰林景区的收费按照里程计算,不应该超过高速公路收费。即使这样理解,万峰林景区的收费还是有问题。如果没有旅游公司的旅游通道投资,游客也可以通过爬山的方式来欣赏风光,旅游公司所做的工作,不过是修了条观光道,再将相关区域封闭起来。这样说来,旅游公司收费之可能进行,只是因为它采取某种手段建立了某种垄断。当然,这种垄断是由政府授权的。这样来理解,在我看来没有多少旅游价值的万峰林景区,是通过垄断创造出旅游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