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行业成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国外企业纷纷将电感器件生产线移到我国,如日本的TDK、太阳诱电、松下电子及美国的线艺、AEM等均在厦门、东莞、天津、上海、苏州、内蒙古建立了新型电感器件生产企业;近年来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电感器件生产企业也来大陆建厂。在谈到竞争局面时,表示"竞争更激烈",就目前电感器的发展趋势预测"国外组件企业本土化"。

  市场是开放的,竞争是正常的,你不发展,你就等待着淘汰,这是规律,所以国内企业如果一味只是害怕国外大集团大企业来分羹,不如强大自我,三礼电子感言到:"在国外大厂取得中国竞争力后进行降价, 国内厂商会更难生存。 但乱世出英雄, 只有强化自身内功, 严格挑战自我的厂商方能在市场洪流中存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升温,电子制造业更是如鱼得水,整机的扩大量产和更新换代时间的缩短,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电感器行业一次又一次的飞跃。2G手机还火热市场,3G手机又跃跃欲试;MP3方兴未艾,MP4已占据江山;DVD还待开拓,EVD就闪亮登场;台式PC正被认可,手提电脑又震撼卖场;纯平彩电正在普及,液晶电视又大张旗鼓,数码DVD逐渐强劲,车载电子异军突起,一系列的电子、电器产品研发和量产,都给2006年的电感器行业以压力变成了动力。无论是绕线式电感、芯片电感,还是电感线圈,都产生了一个比较包容的发展空间

  就目前来说,台资电感企业在大陆地区是属于比较领先的,无论从资金投入,生产设备更新换代,技术投入,新产品研发,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等,是很值得内资企业借鉴的。台资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每年的增长额都保持着一个比较稳定的比例,"弘电电子2006年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因为弘电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国外比较大型的厂商,每年的定单基本上都比较稳定,所以企业成长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期。"弘电电子台湾总部的康锡顶先生在东莞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到。

  "小型化是趋势, 越来越多厂商跳进这个获利不高的市场。"三礼电子似乎不愿多谈自己产品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让很多厂家都把自己的新产品研发看成企业生存发展的秘密武器。"大的领域不变,主要是根据客户进行调整,有些领域可能根据企业本身要求做出调整。"弘电电子特助康先生也如此说道。

  内资企业似乎不是那么保守,南海平州电子郭轶夫副总经理在采访中提到:"我公司在今年的主流市场中,主要加大了两大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制造:1、应用于手机、硬盘存储器中的小型化功率电感,其每月产量约占当月总产量的50%;2、应用于汽车电子(如安全气囊控制装置)中的功率电感。在明年的规划中,除保持以上两类产品为代表的功率电感产品的生产扩大外,也计划对LCD显示器背光源高压板模块进行开发,探讨向电子组件方向发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