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从前:从口述的历史到看不到的历史(5月11日)


回到从前:从口述的历史到看不到的历史(5月11日)

 

关键词:客从何处来  历史  悲剧  寻根问祖

 

《客从何处来》是央视打造的国内首档真人秀纪录片,第一季的主角为易中天马未都陈冲曾宝仪,再加央视主持人阿丘,在节目中寻求自己的家族历史。嘉宾踏上未知的旅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历史。他们寻访海内外数十个地方,探究自己家族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私家历史”,在历史中认识自我、思考未来。

纪录片每集仅讲述一位嘉宾的故事,通过阐释个体与家庭、宗族、民族之间的关系,复原我们的故土牵挂、追思念旧、家国情怀的精神线索。央视综合频道《客从何处来》的制作团队来自当年《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后来创办过央视的《社会记录》和《24小时》,多年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替名人“寻根问祖”的节目,早有英国广播公司2004年开播的名牌节目《你以为你是谁》,节目模式被美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采用。每期节目,由一位名人探访自己的亲戚、各地档案馆、祖居、医院甚至火葬场,从先人的各种记录中追寻家族的历史。

贾春宝认为,这种私人化的寻根问祖的主题纪录片虽然深沉而且前瞻,但却显得有些过于超前。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经说,互联网这一代都是一样的,跟老一代相比,这批人从来不谈历史。他们相信未来,过去的一天对他们来讲已经没有意义了,这可能是行业属性造成的问题。这其实也是蛮危险的一件事情。

吴晓波说,如果跟老柳、王石他们相比,无论是马云也好,马化腾也好,他们的公共性都差很多,他们有时候面对公共领域发言,大家批得也很厉害。这是跟整个这一代人的成长是有关系的。老柳、王石他们的阅读量肯定比马云大得多,马云是不怎么读书的人,马化腾在社科领域的积累也是很低的。

 

调查显示,现在的孩子与中青年,更多地沉溺于游戏、搜索、聊天以及寻求八卦、愤青与屌丝型的调侃之中,看东西基本都来自道听途说,所说的话都让人感觉是在“瞎说”,所分享的瞬间很多都是即将被吃掉的美食,传阅的基本都是用后即焚型的东西。平时的状态,要不就是毫无意义的无病呻吟,或者就是不负责任的随声附和。

在贾春宝看来,随着金融服务业的发达,人更多地成为金钱的奴隶,牵挂于下个月的贷款如何偿还,而无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所谓传家宝大抵被变卖或者毁坏,所谓收藏更多的是待价而沽的财务投机行为,与情感没有太深刻的关系。

赖在幼稚阶段的人们最为关注的是得过且过与及时行乐,而承载主要责任感的人们则身心俱疲、负重前行。科技与资本都是需要进行数字化的,而一切都数字化的结果便是在把一切都转变成为金钱之后,似乎就没有了价值,然后就毁掉了。

由于人的生存空间在缩小,我们的生命被压缩得越来越窄小,不仅看不到未来,也没有心思去感受历史的力量。即使能感受,能看到的也不过区区百年之类而已,对朝代之间的更迭内心与规律,以及正确与错误无从知晓,对本家族的变迁的历史荣辱更是迷茫之中。

甚至在中国,上百年的树木与房屋基本都是很稀有的,难以阻止自己对资源消耗的加速度,历史的蛛丝马迹更是被尘封在博物馆或者档案馆里。退休之后的人不仅焦虑于自己的骨灰可以被保存多少年,甚至终日为退休金以及养老安身之所而堪忧。

 

我们所能看到的历史,是从在世的人口中讲述听到的,即使如此都变成一种奢侈,绝大部分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在孤独与发呆中度过。我们所需要并期待看到的历史,是那些早已尘封的,只能借助历史学家、收藏家与学者才能触摸到的。

越是长久的,不为人所知的历史,才会越有价值。图书、档案,历史研究者,收藏家是记录并收藏历史的人。那些是为那些有历史感、有使命感的人服务的,那样的人在人群之中所占的比重少得可怜。

有些人不愿意看到自己看不到的那些,有些人不愿意去了解自己所没有经历过的那些,有些人通过口耳相传而感受到相对近一些的事情;只有凤毛麟角的人,才会有兴趣、有余力、有时间、有财力去探究相对久远的历史。

越是成熟就愈发感觉所谓公众人物、取得过一些成就与曾经辉煌的人,都绕不过这个阶段,就是寻找与自己有关的家族成员的履历、不曾知晓的秘密,以及那些认为是荣耀甚至耻辱的事件。

现在活着的人的光环,或许会让祖先有些许安慰,或许会给后世指路的明灯,或许会让自己感受到曾经生存于世间的意义。所以这只与自我意识有关,而跟具体的个人无关。

我们不是为了从历史那里得到自信与荣耀感,也不是要通过对历史的深究去解开谜团,得到些许慰藉,我们所追求的效果,并不单纯是自己的好奇与切身欲望的满足,而更多的是倡导与标榜一种有责任的价值观与使命感。

历史就是让人记住并缅怀的,从中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找到未来的方向感,树立自己未竟之年需要做的事情,传承特定的荣耀、情感与美德。

 

历史被人记住,就会有仇怨,冤冤相报并导致冲突,人总是这样,对恩惠与仇恨都会在内心积压很久,并伺机找到机会去让自己得到再平衡。但从相对理性的角度,又会有宽容与豁达,因为那不过是悲剧。

所谓悲剧是善意的冲突,冲突各方从自己的角度都是善意而非恶意的,或者为谋生存或者为图发展,或者为取得利益或者为得到名誉。当然也会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些许欲望,求得一些平衡,会操兵戈掀起战争,给别的民族的人带来灾难。

其实放到历史的角度,一切有形的东西都留不下来,一切无形的东西只有闭上眼才能感知到。我们的祖先、后代与当世,都面对各种悲剧。对参与的各方而言,战争都是悲剧,但战争的发动者与指挥者、以及其中只能作为编号的列兵士卒,虽然有杀戮并得到胜利者的荣耀,但同时也让另一些人承受灾难。

 

一个连书都不读的人,或者是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认为书本上的东西只会告诉自己过去的事情与道理,未来是靠自己去创造的。或者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在忙碌之中忘记或者没有时间给自己的大脑充电;或者是自顾尚且不暇,每天只剩下充饥果腹、养家糊口这一点点基本的欲望可以满足;或者是对未来失去希望,破罐破摔。

一个倡导不读书的民族,也会迷失的。当国民没有思考的时间与精力,没有表达的禀赋与欲望,没有坚定的信念与使命,没有树立并传播思想的余力,那是很可悲的。即使聚敛了再多的金钱与物质财富,都仅仅是别人的工具而已。

是拯救别人的身体还是洗涤别人的头脑,拯救别人的灵魂,这是不同层面的人考虑的事情。拯救身体靠医学技术与科研成果,洗涤头脑靠的是政治与意识形态的统一,拯救灵魂则是哲学与宗教方面的事情。真正有价值并可以永续经营的投资,只有这三个方面。

 

贾春宝

2014年5月11日星期日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