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作为一位管理者,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企业才能走得更长远,所以培养管理者的前瞻性对企业发展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有眼光和预见能力,是领导实践的重要要求,也是一个高端人才的基本素质.现代领导者应该努力探索并掌握科学预测的客观规律.能否做到高瞻远瞩,未 萌见于微,科学地预见未来,既面对现实又想到将来,既看到今天又不忘明天,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注意长远利益,这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有没有远见卓识的首要标 准,也是决定他能否不断开拓前进的一个重要保证.
所谓预见力,就是在新事实发现之前,理论或经验告诉我们有关它们的信息的能力,这包括预见信息的多少及其准确度等.企业的未来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推 测性.企业究竟该怎么管理?如何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商战中获得先机,企业战略如何规划?下一步该怎么走?信息时代,你慢一秒,就有可能意味着失去赢得先 机的机会,还有可能让一个正在成长的企业关门大吉.预见力是对未知事实,尚未发现的新事实加以预告,它发生在事实被发现之前,它具有“先知”的性质, 也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作出推断和预测的能力.
企业生存预见力主要集中于企业领导者和核心员工.“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领导一词,由“领”与“导”两个字组成,本身就意味着方向性、目标性,即 究竟把群众领向何方,导向何处.任何群体都要朝着未来变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一般都存在各种可能性,其中包括有利或好的方向与结果,也包括不利或坏 的方向与结果.群雁高飞头雁领.这就要求作为统帅与指挥员的领导者必须目光远大,对所属群体的发展方向、可能与趋势等胸中有数,能作出正确的预见,并 加以相应的引导、把握,当好“头雁”、“头马”,洞烛机先,使各种活动朝着好的方向变化,趋利避害,从而保证整个群体不断走向成功与胜利.特别是高层 次的领导者,属下千军万马,手中亿万资财,他所指出的方向,提出的目标,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更直接关系千百万人、乃至亿万人的前途命运.人民群众对 他们的要求、希望,主要就是看在这些问题上是否正确,而不是那些琐碎事务做了多少,做得怎么样.
核心员工的丧失或其人力资本价值的下降,将意味着公司核心能力的丧失或下降.从客户层面考察,核心员工能为客户、公司创造巨大价值.这种价值创造 分别来源于核心员工的预见力与执行力.相对竞争对手,企业可以请猎头服务公司出高薪聘请人才,但忠诚的核心员工无法用高薪招聘.拥有卓越预见力与执行 力,又忠诚于企业的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必须建立基于“能本管理”的员工预见力、执行力开发机制.
企业领导人是企业的舵手,企业这艘大船怎么行驶,全靠企业领导人的科学预见力来指明方向.在世界企业史上,有两个企业家的预见力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的.一个日本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另一个是美国通用电气的韦尔奇.这两个人凭借其自身惊人的预见力,创造了两个公司划时代的辉煌局面.
领导的预见力其实就是他们表现出来的前瞻力.前瞻力就是在当前这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商业环境中,领导者是否能够看清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有远见 的规划团队长远策略,正确预测未来,从而实现团队的目标,是作为一个领导者不可或缺,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
^
领导前瞻力一词可以从几方面解释:一是分析前景,未雨绸缪;二是依据现状,预测未来;三是知己知彼,有备无患;四是总结经验,争取主动;五是把握 机会,时不我待.前瞻力还可以理解为预测思维,预测思维的主要作用包括:一是使领导者提高预测能力,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二是可强化领导 者的创新意识,预测思维与超前意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三是有助于领导者决策科学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领导前瞻力的特点:1、可能性,它是立足于现实的规律性基础上,对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的思维过程.
2、调整性,一旦把未来描述出来之后,就对现存的事物起到指导、调整作用,并逐步实现未来的目标.
3、模糊性,预测思维既然是对各种可能性的预测,它也就具有这种活那种不确定性.预测的结论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但不能成为全部 工作的准绳.
4、创造性,预测思维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这种思维的建构主要形式是创造性联想,是一种由共性探讨个性的思维过程.
领导者的预测思维同一般人思维相比,更带有全局性、长期性、综合性、挑战性等特点.预测思维是领导战略决策的前提条件,要努力提高主体的预测思维 能力.其实,领导者作为高级人才,他的预测思维启示就是所谓的前瞻力,就是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算别人算不清的账,做别人不愿做的事,这在一般人眼中 是傻子才会干的事儿,但我们作为企业领导,还真就要有点“傻子精神”,要增强领导前瞻力,必须在思想方法上树立“三观”:
一是树立全局观,避免片面性.
胸中无全局,处事必离谱.看待事物,要有全面的观点,善于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全部,既能看到有利条件,又能看到不利条件,而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森 林”,仅凭一知半解或者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侧面,就对全部进行预见、评价或指导,这样必然会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新上任的企业领导,如果不作深 入细致调查研究,就不可能了解和掌握全面情况.如果下车伊始,就盲目预见、指手画脚、乱发议论,就会对今后的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是树立联系观,避免孤立性.
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能看到事物的外在联系,又能看到内在联系,既能看到横向联系,又能看到纵向联系,否则,处理问题就可能失之偏颇.一 个企业领导廉政建设上出了问题,联系起来既有主观上放松了世界观改造的问题,也有客观上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力、警示不够、惩治不严、教育不到位的问题 .
三是树立发展观,避免静止性.
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思想认识也应随着发展变化了的形势而发展变化.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看到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在曲折中发展这一趋势,看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变革精神应对变化.
有句名言:你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世界惟一不变的法则是变化,这说明我们的生存环境时时刻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能与变化的环境共存的往往是那 些最佳适应者,所谓适者生存,就是要以变应变,从容应对.而应对变化的动力来自于生存者对环境变化趋势的科学预见力,通权达变的前提是,作为管理者必 须把事情看透、看得更远.有预见力才能处事灵活自如.
更多管理技巧,欢迎进入http://www.elsyy.com/course/851
浅谈管理者的预见力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