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虎360的老总周鸿祎又开战了,这次瞄准的对象是腾讯支持下的金山网络。按360发布的最新公告,金山毒霸在产品中静默安装驱动程序,拦截了所有包含360字样的进程启动。而据金山网络CEO傅盛的驳斥,是360公司的软件删除金山毒霸产品在先,傅同时也放出了与周鸿祎“血战到底”的狠话。
在国内互联网界,周鸿祎是出了名的“斗士”,与互联网第一阵营“TABLE”(T是腾讯,A是阿里巴巴,B是百度,L是雷军,E是周鸿祎)其他主帅都交过手。这为他招徕了“流氓”、“疯狗”、“无赖”等许多骂名。不过,周鸿祎说他不怕骂,只要对用户好,最终还是会赢。
中国互联网史绝对不会抹掉周鸿祎创建的3721的踪迹。这家为网民提供网络实名中文上网服务的公司创办一年就占据了中国付费搜索市场40%的份额。但为了阻止跟风者,3721选择与个人网站合作,做插件推广、弹窗广告,甚至有些窗口无法关掉,由此开创了病毒式推广先河。周鸿祎也因此成了“流氓软件之父”。孽债还得自己还。在将3721卖给雅虎后,周鸿祎创建的“奇虎360”首先向阿里巴巴旗下的“雅虎助手”等软件开炮,一个月内平均每天为用户电脑卸载的恶意软件达100万。此举不仅为周鸿祎洗刷了恶名,而且令360赚足了市场眼球。更为重要的是,360其后直接将反流氓软件催发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事件,以插件为主的流氓软件从此快速消亡。
针对瑞星、金山毒霸、江民三巨头坚如铁桶的收费模式,六年前周鸿祎携带着360安全卫士跳入杀毒市场这片“红海”,高扬起“永久免费”的旗帜。在瑞星、金山毒霸与周鸿祎一番激烈的“口水战”后,人们发现,360已完成了对杀毒行业的全面颠覆。目前,除了金山毒霸以免费策略仍可与360对抗外,瑞星和江民的声音日渐式微,杀毒软件行业实现了网络安全的华丽转身。
3年前就开始的“3Q大战”又开启了周鸿祎在互联网领域的新战场。按当时“360隐私保护器”的跟踪分析,“腾讯QQ”存在查看用户电脑中文件的情况,并且腾讯通过QQ可窥视用户隐私。其后,360推出能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的“扣扣保镖”。作为反击,腾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限定用户在QQ和360之间二选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工信部等国家三部委的直接干预下而平息。
10年前,周鸿祎与百度李彦宏为争夺搜索流量曾有过第一次交手,如今360公开推出的“综合搜索”,又将讨伐目标直接对准了百度的竞价排名商业模式。在周鸿祎看来,竞价排名使正常的搜索和商业广告常常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用户无法辨别,没有知情权,这是对用户利益的直接侵害。因此,周鸿祎提出要做“干净的搜索”,由此引发了互联网世界的 “3B”大战。与小米CEO雷军对决,也由周鸿祎直接发动。360推出智能手机后,针对小米手机“隐瞒成本”的指责让对方极度反感,双方的口水战持续了一年多。半年前 360手机助手推出了可帮助手机用户卸载所有手机软件的“一键Root”功能,华为、联想、小米等手机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都被放到了“可卸载”名单中。结果,360全线产品在小米公司应用商店被下架,百度对奇虎360公司提起诉讼,联想乐商店也下架了360的产品,腾讯和金山网络之后迅速加入讨伐。周鸿祎将其戏称为“六大门派围剿光明顶”。
作为行业与市场的搅局者,周鸿祎一次次将固有的利益重新定义,其行为无疑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商业色彩,但也不能否认其为用户带来的巨大实惠和益处的事实。血刃“流氓软件”,让用户从此享受了互联网世界的洁净与安逸;发动杀毒软件市场的激战,为用户节约了大把真金白银;经过“3Q”大战,巨头们对用户权益多了一份尊重与敬畏;挑起“3B”之战,垄断力量左右和主宰用户的势能不得不有所收敛;与小米的对决,也让手机用户窥看到了商家利润的秘密。借用周鸿祎的话说就是,360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全国网民和用户的胜利。
的确,紧紧肉贴用户,360构建起了特有的商业模式生成路径。以查杀“流氓软件”和提供免费杀毒为“切入口”,“360安全卫士”赢得了用户的信任与忠诚;以“安全卫士”为基础,360进入浏览器、网址导航,之后进入手机安全和搜索市场等领域,展现的是360先获取用户后获得流量的商业模式。而360面向企业建立开放平台,哪个网站带去流量就从该网站得到推广费,这是将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从用户-流量-变现,360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客观数据证明了360的“破坏力”与重建功能。在国内互联网杀毒市场上,“360安全卫士”获得了96%以上的用户,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服务公司;今天,如果算上移动端,360所拥有的互联网用户高达7亿,仅次于腾讯QQ的客户端。而在搜索市场上,360也拿下了国内24%的份额,转身又成了国内排名第二的搜索引擎。
“斗士”周鸿祎的市场逻辑
评论
编辑推荐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