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关于“养老保险、征管法、信用、联合”的点评


——我的新浪微博精选

◆媒体称:明年我国将启动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收优惠将全面覆盖我国养老保险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政府“兜底”的基础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商业保险。【评】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终于与国际接轨了!过去企业,员工所缴纳的巨额保险,那就是中国特色了?

◆媒体称:30岁的某上海白领,税前收入为6250元,应纳税51元。若税前可列支600元作为保费购买养老保险,应缴税29元,每月可少纳税22元,30年间少缴纳7920元个税。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个税并不是免缴,而是在领取养老保险金之后要补缴。【评】节约的这点税款,只能多买一碗面条,还是活在“当下”吧!

◆媒体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增速连年大于收入增速的原因有二:一是、收入的一部分拿去填补了过去的隐性债务;二是、近几年来,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情况和养老金支出的增长情况存在不匹配。【评】再讨论上述问题,纯属“炒冷饭”,养老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国家和企业所能给的补贴,金额不会太大。

◆媒体称:高法、高检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10万元以上的即应定罪处罚。【评】海外代购的淘宝店主要注意了!你们可能“一不小心”就犯罪了。特别是知名度极高的店主,同行的举报、执法部门的关注,都可能导致“灭顶之灾”。

◆媒体称:税收征管法修订稿做出了较大调整,一大亮点在于建立对自然人的税收管理体系。国税总局总会计师范坚表示,现行征管法对自然人基本不涉及。因此,加强对自然人的税收征管,迫切需要加大税收征管法修订的力度。【评】与自然人相关的主要税种有“个税、房产税、遗产税”等,“富人”们可要小心了!

◆媒体称:建立自然人纳税人识别号是修订《税收征管法》的重要内容,每个纳税人都有惟一的、终身不变的识别号,通过管理纳税人识别号来掌握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评】企业实现的税收已经基本做到“应收尽收”了,没什么太大的“油水”了!高收入人群,特别是民营企业主,那是大有税收潜力可挖的!

◆媒体称:国税总局发布的《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10月1日起开始执行,全国税务系统将据此《评价指标》,采用年度评价指标得分和直接判级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纳税人的纳税信用。【评】随着国税总局信息化建设的加强,企业要做好应对的准备。把信息做为企业资产进行管理,已经是很多公司的必然选择。

◆媒体称:日前,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各级税务机关持续推进改革,严格行政审批目录化管理,严禁变相保留、恢复、新设税务行政审批事项。【评】管了这么多年,对于征纳双方来说已经“习惯了”。无论税务方还是企业方,要适应这个变化,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媒体称:国税总局网站近日刊登了题为“大力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的文章,文中提到了大力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全国各地国税地税联合办税、信息共享的方法模式和取得的实效。这让人们再次联想起了国地税合并的话题。【评】不是合并,是统统并入财政。备选的的方案之一是,拟取名为财政部国内税收收入局。

◆媒体称:国税总局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了“以地控税、以税节地”试点工作,通过信息共享解决监管缺失的问题。2013年在全国17个地区开展试点,共发现面积不实或未申报的应税土地14万余宗,查补税收56亿元。【评】先用卫星探测土地面积,然后据此征收税款,用大数据进行税务征管的时代已经到来。

◆媒体称:2013年底上海启动电子发票试点以来,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同时在多家企业开展试点、覆盖全部商品品类、面向全国个人消费者”三个突破,一号店等企业已参与试点。【评】上海改革的经验,将在全国推广。随着电子发票在全国的推广,对于那些通过不开票,不要票来获得收益的企业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更多精彩分享请关注【郭伟税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