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热点回顾(2014.11.16~22)2014第47期
The Weekly Hot News Review,Nov. 23, 2014
一周新闻热点回顾(2014年11月16~22日)
(把握当今时代风向,留下当代历史瞬间——何其行)
【习近平遍访南太平洋诸国 中国海洋大战略再创新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布里斯班G20峰会后,11月16日开始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进行正式国事访问,并在斐济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会晤。
习近平上任后首访大洋洲可谓成果丰硕。
G20峰会上,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创新发展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倡导做共促经济改革的发展伙伴,落实全面增长战略,推动世界经济从周期性复苏向可持续增长转变。
在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国事访问期间,双方共同宣布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共同决定把两国关系定位从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还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亚太政策。澳方同时表示将采取措施,简化中国公民签证手续,鼓励人员往来和文化、教育交流。此间习近平还看望了已故老友塔斯马尼亚州前州长培根的家人,给当地学习汉语的小朋友回信等。
19日至21日,习近平对新西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会见了迈特帕里总督,同约翰•基总理举行会谈,出席中国——新西兰市长论坛启动仪式,参观农牧业技术展览等。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西兰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电视、教育、南极、旅游、食品安全、金融、农林、电信等领域数十项合作文件。
21日,习近平抵达斐济展开旋风式的访问,目的是加强与这个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和战略联系。
22日,习近平会见了由8位太平洋岛国领导人组成的代表团。除斐济外,此次参与会谈的国家还包括萨摩亚、瓦努阿图、纽埃、汤加、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库克群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习近平在由中国驻斐济大使馆发表的声明中称:“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我们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作为岛国的真诚朋友,中国愿意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深化双方互利合作,为支持岛国加快发展提供更多帮助,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左图为新西兰当局举行传统的毛利人“碰鼻礼”欢迎习近平访问新西兰
右图为斐济原住民在欢迎仪式上向习近平敬献洋格纳树根制成的卡瓦汁,习近平慢饮而尽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乌镇召开 乌镇将成为大会永久会址】
《中国青年网》乌镇11月21日电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19日开幕、21日闭幕。这是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
在两天半的会期中,来自全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000位政府官员、国际机构负责人、专家和企业家等围绕着“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主题,就国际互联网治理、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新媒体、网络空间法治化、网络名人、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等10多个分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互联网发展大计,达成了广泛共识。
通过本次大会,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有了一个国际平台,国际互联网的共享共治有了一个中国平台。借助这样一个平台,中国希望与世界一道,不断促进网络空间的互联互通,永葆互联网蓬勃的生命力。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19日在大会上致辞。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词。贺词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宣读。马凯并做主旨演讲。他说,全球互联网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携起手来,不断深化交流合作,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全人类,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左图为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现场
右图为大会授予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议地址”牌匾
【乌决意加入北约触碰俄底线 乌克兰东部局势骤然紧张】
《法新社》基辅11月21日电,根据周五批准且公布的一项联盟协议,乌克兰新议会亲西方的多数派决定国家放弃不结盟政策,将加入北约当成头等大事。这一声明发布在俄罗斯要求乌克兰保证不会加入北约之后,此举将再次激怒俄罗斯。
声明发布后,俄罗斯各大媒体以及欧洲国家的新闻社、网站立刻进行了转发和后续报道。
俄罗斯《俄塔社》21日引用俄罗斯国家杜马独联体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的话说,“这正是大洋彼岸玩偶牵线者一年前在基辅煽动独立广场革命时想要达到的目的。”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2日愤怒地表示,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做法是孤注一掷,践踏了自身的民主原则,支持极端分子,就像流氓们所说,欺骗和威胁俄罗斯,令我们蒙受屈辱。
22日晚间,陆续有媒体报道乌克兰东部局势趋于紧张。
有报道称乌克兰东部民兵武装已经拥有350辆坦克的军力,与基辅政府所拥有的550辆坦克不相上下,大规模对峙局面已经形成,何时摊牌,目前就看俄罗斯的态度了。

北约称大量俄罗斯坦克以及军事装备进入乌克兰东部地区
【普京向西方发出警告:不会坐视乌克兰军队“胡作非为”】
美国《华尔街见闻》11月18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一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不会坐视乌克兰政府军在东部地区“胡作非为”。
普京在接受德国ARD电台采访时表示,“你们希望乌克兰政府在东部地区肆意而为,屠杀一切反对者么?这就是你们希望的?我们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普京称担忧“种族清洗”思想可能在乌东部兴起,那将成乌克兰国家和人民的“灾难”。他说,为了实现国家统一,乌政府应该停止使用武力,为政治对话创造条件。
在本月早些时候,基辅政府曾宣布了一项冻结非其控制区域预算补贴的措施。15日,波罗申科又发布了新的命令,宣布停止向东部民间武装掌控的区域提供公共服务,这些措施还包括撤离对医院和学校的资助,他还敦促乌克兰央行在民间武装掌控区域关闭所有银行服务。
就在不久前结束的G20峰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质问西方领导人:“从媒体报道获悉,乌克兰总统签署了一份关于对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实行经济封锁的命令。我认为,这是一个大错误,因为他们在亲手将这些地区分割出来,为什么这样做?”
作为回应,德国总理默克尔称,将继续维持对俄的经济制裁。

普京向西方发出警告:绝不容许乌克兰军队“胡作非为”
【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访京 中俄军事合作趋势引各方关注】
《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 外媒称,俄中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于19日在北京召开,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出席。双方为两国联合制造武器装备、实现“维护地区及全球和平”的防御目标指明了新的方向。
据俄罗斯《独立报》11月20日报道,观察人士纷纷指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间或流露出对北京及莫斯科不甚友好的态度,在此背景下,俄中继续接近。在布里斯班,美、日、澳举行了三边会谈,讨论军事合作。俄中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似乎正打算以同样的方式回敬。
报道称,在经济陷入危机并面临制裁的情况下,俄罗斯除了对华合作别无选择。无论是对莫斯科还是对北京,合作都有利无弊。例如,双方将联合开发的远程宽体客机,目前俄罗斯已不再生产这种类型的飞机,但它能在国际市场上与空客及波音分庭抗礼。对于美国及其盟友在亚太地区的蠢蠢欲动,俄中两国的回应则是扩大在地中海的军事存在,两国海军将于明年在那里举行军事演习。北京还对俄罗斯实施的能源项目表示支持。
俄罗斯军事分析家亚历山大·赫罗连科认为:“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及政治领域推行统一战略,欧盟的亲美政策只会令我们继续靠拢。”他指出,俄中接近可以被视为对西方冷战政策的非对称回应。他相信,冷战政策将逐步失效。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20日称,俄罗斯和中国宣布进行更紧密的军事合作是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一个显著信号,俄罗斯和中国都希望反击美国主导的世界。
身陷乌克兰危机的俄罗斯渴望表明,除了西方它还有其他选择,中国是它一个强有力的新盟友。中国也有反击美国的强大动力。中国对美国大吹大擂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十分憎恨,该战略包括把美国海军60%的力量部署在太平洋地区。中国与美国就主导亚太地区进行抗衡的劣势之一是中国在该地区几乎没有明确的盟友。与之相比,美国与日本和韩国签订了防务协议,美国还与几个东南亚国家关系密切。但是,通过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中国可能组建自己的强力联盟。
报道称,这些关系具有多大的实质性还有待观察。但是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的两点还是特别吸引眼球。第一,他宣布俄罗斯与中国计划建立“地区集体安全体系”,表明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具有雄心的安排,可能不仅仅是偶尔的联合海军演习。“集体安全”安排意味着像北约一样的集体防卫承诺。第二,俄罗斯和中国计划明年在地中海海域举行联合海军演习,这也许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如果我们看到中国海军在地中海上巡逻,那将真的感觉是一个新世界。


左图为“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俄方狙击手搜索目标准备射击
右图为11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
【俄朝合力打破西方“孤立”政策 双方合作关系迅速升温】
《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 日媒称,朝鲜第一书记金正恩特使崔龙海11月18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非正式会谈时,向其转交了金正恩的亲笔信,显示俄朝两国正迅速接近。
据日本《东京新闻》11月20日报道,朝鲜希望躲避因人权问题受到的来自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并想牵制关系日益冷却的中国,而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受到欧美制裁后,也希望提高在东北亚的存在感,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
据朝中社报道,普京回忆了自己与已故总书记金正日的数次会面,强调两国进一步发展互利合作关系非常重要。崔龙海则表示,希望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对于朝鲜来说,被提交到联合国讨论的人权问题是会导致追究金正恩责任的大问题,但无力突破国际社会的包围圈。另一方面,俄罗斯因乌克兰局势与欧美尖锐对立而加深了孤独感。俄罗斯认为,扩大对朝鲜的影响力可以动摇在核问题上与朝鲜对立的美国,同时也可作为外交战术应对在经济上愈发受依赖的中国。与朝鲜强化经济关系也可望有助于俄远东开发。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0日在与金正恩的特别代表举行会晤后表示,俄罗斯反对联合国人权组织针对朝鲜的决议案,并说俄总统普京准备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见面并举行首脑会谈。


左图为朝鲜高官们在平壤机场为崔龙海访俄送行
右图为普京在莫斯科会见崔龙海
【美国会报告: 美中紧张关系升级 亚太冲突风险加大】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国会一个咨询机构20日表示,最近一段时间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加深,亚太地区发生意外军事冲突的风险在加大。
据美联社11月20日报道,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批评过去一年中国军事人员“不安全、不专业和挑衅性的”行为,因为这个崛起的强国威胁邻国、挑战了几十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
该委员会的年度报告是在奥巴马总统近日访问北京并与习近平同意加强军事合作以减少对抗风险之前起草的。奥巴马这次访问还与习近平达成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协议。人们认为,这个迹象表明,尽管双方存在战略对立、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两国政府可以合作。
但是该委员会指出,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领土野心使美中关系日益紧张。中国在这两个海域与美国的盟友日本和菲律宾等国存在领土争端。
该委员会主席丹尼斯·谢伊说,尽管奥巴马这次对北京的访问取得了积极成果,但这一结论仍然成立。
报告说,该地区发生“安全误判”的可能性在加大,随着中国的军费开支年复一年地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力量平衡的倾向正从美国及其盟友向中国转移。
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可能在亚太地区拥有总共351艘潜艇和装备了导弹的水面舰艇。报告说,相比之下,美国海军计划届时在该地区派驻或部署总共67艘潜艇和水面舰艇。

资料图:国庆大阅兵中亮相的中国东风-31A导弹
【美国家安全局:中国有能力让美部分电网陷入瘫痪】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负责人、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罗杰斯(Mike Rogers)11月21日表示,中国和"一或两个"其他的国家能够发动网络攻击,切断美国部分地区的电网。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1月20日援引美联社的消息称,虽然普遍认为,美国的一些对手有能力进行这种网络攻击,但这是首次美国国家网络部门公开作出此类表述。
在众议院听证会上,罗杰斯还表示,美国的敌人正在进行定期性电子"侦察",可以对例如化学设施和水处理厂的工业控制系统发起攻击。
有专家表示,美国网络司令部也有同样的能力,在理论上应该能形成相互威慑的制约。

资料图:美国并入电网的太阳能充电站网点发布图
【呼格吉勒图案18年后重审引关注 外媒称罕见】
《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北部一家法院决定重审近20年前一名十几岁年轻人的强奸杀人案。对这种可能错判的案件进行重审是很少见的。
据法新社11月20日报道,1996年,18岁的呼格吉勒图在内蒙古自治区被判有罪并被执行死刑,但当2005年另有人供述犯下该案之后,人们对判决产生了疑问。
报道说,呼格吉勒图的家人在近10年的时间中一直试图证明他无罪。新华通讯社报道称,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11月20日宣布此案进入再审程序。
新华社本月初援引该法院院长的话称,法院将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依法公正处理此案。
中国当局曾经常进行打击犯罪的“严打”运动,在运动期间大量嫌疑人被迅速交付审判并被严厉判决。
国有媒体报道称,在呼格吉勒图的案件中,当局对这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审讯48小时后,他被认定在毛纺厂附近的公厕中强奸并扼死了一名女性。在这名女性死亡61天后,他被执行死刑。
2005年,警察逮捕了赵志红,他承认强奸并杀死了多名女性,其中就包括呼格吉勒图案件中的受害者。
报道说,最近几年,数起饱受关注的错案引起了公众愤怒。去年,安徽一家法院宣告因涉嫌杀妻而服刑17年的一名男子无罪。几个月前,两名因涉嫌强奸一名17岁女子而在2004年被判死刑及无期徒刑的男子被宣告无罪。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1月20日报道,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出具决定书,将重新审理被认为是冤案的1996年呼和浩特市呼格吉勒图奸杀案。
据报道,内蒙古自治区高院立案庭庭长暴巴图11月20日代表高院,亲自到呼格吉勒图父母李三仁、尚爱云家中送达立案再审通知书。
报道说,立案再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网民议论纷纷。一些人赞赏法院的决定,也有不少人慨叹“迟来的正义”,或呼吁当局对涉及冤案的警员追责。


左图为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向记者展示这些年来为上访到北京留下的部分车票
右图为接到该再审决定书后李三仁、尚爱云夫妇趴到儿子的坟头上哭诉:“等来这份决定书太难了呀!”
【日本影帝高仓健辞世令中国亿万影迷伤心难过】
日前,日本和世界各大媒体都报道了日本著名男演员高仓健10日因病去世的消息。
高仓健,原名小田刚一,日本著名男演员,福冈县中间市人。1978年,高仓健主演的《追捕》在中国大陆引起巨大轰动;2005年,高仓健还曾与张艺谋合作电影《千里走单骑》。
高仓健在银幕上经常以“铁汉柔情”的角色出现,曾经是中国女性心中完美的男人形象。迄今,高仓健已拍摄了205部电影。享年83岁。
高仓健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中日各界纷纷表示哀悼。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1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高仓健先生是中国人民熟悉的日本艺术家,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过重要的积极贡献。我们对他的逝世表示哀悼。”


左图为由高仓健和中野良子主演的日本影片《追捕》在中国的海报
右图为网友为纪念高仓健辞世制作的网络宣传页
高仓健的去世也引发了中国亿万影迷对与高仓健同时代的著名日本女影星的回忆和关心。下面介绍一下她们的过去和现在:



左图为以出演《梦千代日记》闻名世界的吉永小百合(1945年3月13日-)
中图为被称为全日本第一美女的吉永小百合清纯照
右图为吉永小百合近照(69岁)



左图为日本著名女演员栗原小卷(1945年3月14日-)剧照
中图为在日本著名影片《望乡》中扮演女记者的栗原小卷
右图为栗原小卷近照(69岁)



左图为被称为“经典神仙眷侣”的日本著名演员——山口百惠(1952年1月28日—)与三浦友和(1959年1月17日—)74年相识、80年结婚,当时是中国青少年的的青春偶像
中图为主演日本著名影片《绝唱》的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
右图为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结婚34年后的近照(62岁和55岁),荣膺“日本国民夫妇”称号



左图为八九十年代最受中国青少年观众喜爱的日本著名女演员中野良子(1950年5月6日—)
中图为中野良子和高仓健在电影《追捕》中饰演杜秋和真由美
右图为中野良子近照(64岁)
中野良子退出影坛后,三十年间她来到中国超过60次,在秦皇岛建立了一所中野良子小学,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
2014.11.23整理